十年前,我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里阴冷惨烈的景象在我脑中留下了太深的烙印,而这一惨剧的始作俑者,那些面目狰狞的鬼子形象也成为我脑中挥之不去的日本人形象!那时我想,这个国家是我们的世仇,此生我绝不会去他们那里。
一四年女儿相继赴日学习,每次视频就日本的环境之干净、产品之精良,以及国民素质之高的夸赞影响着我,拒绝的情绪在慢慢消减,好奇的成分在慢慢上升。及至又读了几本有关日本的书,《菊与刀》、《源氏物语》、《挪威的森林》、《解忧杂货店》……
这样一个弹丸之国何以在100年前就能够称雄世界、长驱直入地大物博的泱泱大中国,又何以在战后重重封锁下仅仅用20年的时间就快速崛起,一跃而为世界一流的发达国家?而有着如此美好情感的民族又怎么会是那样一个凶残、黩武的民族?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国家,怎样的民族?到日本去,亲眼看看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成为近年来萦绕我心头的愿望!在一五年我完成了我的日本之旅!8月16日,四个半小时后,飞机降落在日本静冈机场,到日本的第一晚我和女儿住在东京酒店,第二天清晨起床后,我们去酒店周边的乡村转,刺眼的阳光使得我不由眯了眯眼,当我的眼睛开始适应了这种明亮后,才发现我们的酒店就在一片稻田的包围之中。稻田由一条条纵横交错的细长水渠分隔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每块面积都不很大,但却小巧精致。水稻不高,但长得很精神,像是被人用心修剪过似的高低一致,又像是刚刚被水洗过似的洁净湿润,在阳光下闪闪地放射出晶莹的光泽。这让看惯了中国北方田野里高高低低、恣意任性、奔放大气的庄稼的我有些不太适应,这哪是庄稼啊,分明就是一块块精心修剪过的高草草坪啊!想起中学课本里讲过的日本发达的集约化灌溉农业,又想起攻略上讲的观光农业、旅游农业。因为平原狭长,耕地稀缺,日本人种地也像绣花一样的精雕细描,发挥着他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今天在这里,我算是窥见一斑了。
我一边感叹着,一边向着更远的村庄走去。这时看到稻田中间竟还站着稻草人,戴着草帽,长袖飘飘,在晨风中摇头晃脑地挥舞着“手臂”。稻田边有着一些独立的院落,里面是二到三层的小别墅,有着小小的庭院、低低的铁的或木的栅栏围墙,围墙外显眼的地方小小地刻着主人的姓“渡边”“山本”。房前有一些盆栽的鲜花,有的盛开,有的已经枯萎。最惹眼的是有一家的墙头上,竟伸出了庞大的猩红的花朵,一枝枝、一朵朵鲜艳而肥硕,遮住了几乎所有的墙面,并在地上落了一地的艳红。
稻花香里看日本,清新向阳、生机勃勃、安谧美好。但那整齐的一丝不苟的稻田、那院落外猩红的花朵,却似乎有一种平静之下隐藏着的力量,让人隐隐感觉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