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同存异 量化老唐
《价值投资实战手册》读书笔记
一、结缘老唐
同大多数散户一样,在2010年接触股票后,一直沉迷于技术分析,由于自己是学工科出身的,对于电脑的操作在周围人中算是不错,所以对于炒股软件的摆楞相对还是挺溜的。
2014年时在雪球因为多嘴遭拍砖,故写了一篇《如何用行情软件导出EXCEL财务数据》,没想到收到了老唐的一大笔打赏500虚拟币(算是风落之财),让我激动不已,由此还遭来若干红眼。话说当时并没有认识到老唐的价值所在,一是当时混的论坛都是MACD、KDJ之类的;二是想老唐还给我交学费,估计是炒股的水平不如我。结果就是眼睁睁放跑了这个大牛股-惯于骑白马的唐长老。
随着时间的延长,哎,发觉这个老唐还真是有两把刷子,而且自己在炒股上也是亏多赚少,也在反省是不是走的路数不对。由此,在老唐的感召下,开启了自己的价值投资之路,虽然走的不坚定、走的不纯粹,但一直再走。
二、借道基金
看书,学习唐书房就不多说了,先是谈谈我是如何抄作业的。想来老唐读书肯定不如芒格多,看财报肯定不如巴菲特多,所以在抄作业时就耍了个心眼儿。老唐买的股票我一定要想一想,我能不能看得懂,看不懂就等(等到老唐说明白、说清楚),等到能看懂再动手。
而且巴菲特和老唐不也都推荐指数基金吗,所以有的股票是借道指数基金来实现抄作业的。
比如,老唐买腾讯时,我买的中概互联ETF(看老唐推荐);老唐买分众时,我买的传媒ETF。而且我采用的是定投的方式,一是我认同互联网未来的发展,类似于用一般的价格买入非同一般的公司;二是认同传媒的估值修复(这点可能和老唐有分歧),类似于用非同一般的价格买入一般的公司。前者是巴菲特、费雪,后者是格雷厄姆、施洛斯。
三、量化老唐
如果从广义的角度看,格雷厄姆无论早期的“流动资产净值分析法”,还是后期的“简单价值投资策略”,都是量化投资的一种表现方式。老唐亦不列外,其明确的择股原则和简单粗暴的估值方法,都是用明确参数作为体系支撑的。诸如连续3年ROE大于15%,预期3年市值翻倍,都是在具有合乎逻辑的投资哲学基础上做出的明确结论,这是一个典型量化价值投资的老唐,虽然老唐从未说过“量化”两个字。
我呢把“老唐概念股”做成个监控表格,不时看一下,有没有便宜可占,这就好比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四、剖析老唐
杨天南先生有个投资成功三原则“跑赢大势、绝对盈利、解决问题”,用这3个标准来衡量,老唐绝对是个成功人士。连续5年跑赢大势,仅2018年没有产生绝对盈利。
收益主要来源于重仓股,仓位大小代表老唐对该公司的重视程度及确定性。
五、结语
财报有文字、有数字,不看文字,你永远不会懂这个企业;不看数字,你又不知道企业是不是生产地雷的。行走在雷区而不踩雷,需要借助老唐的三本书,价值投资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