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在等公交车时,在站牌不远处发生了一起老人与公交车刮蹭的事故。事故发生后不久,警车赶来对该起交通事故进行了现场处理。本来这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但是警车听的交警处理事故的过程还是触动了我的神经。
这辆警车停车的位置正好位于公家车的侧面,也就是行驶方向的右侧。停车的路面是机动车三车道,发生事故的公交车占了一条车行道,处理事故的警车占领了一条车行道,那只剩下一条车行道用于正常车辆的通行。事故的发生点正在一个学校的旁边。
大家都知道,上学的时候,家长送学生的时间都比较集中,基本上也都是开车送孩子。由于这起事故引起的道路通行能力由三车道变为条车道,导致这条道路都得一塌糊涂。但是来处理事故的交通警仅仅负责事故的处理,直到大部分司机一起摁响喇叭的时候,交通警才出来疏解交通。
通过这个事故,我发现交通警在执法的过程当中,有几个方面处理的不是很恰当。
第一,执法车停的位置存在问题。
我不知道交通部门是否有明确的要求,执法车一定要停在事故车的一侧,而不能在事故车前方或者后方顺行停靠。至少我看到的是侧向停靠,实实在在的给清晨的交通拥堵又雪上加霜。
第二,处理交通拥堵时机问题。
对于由于处理事故造成的拥堵情况没有及时反应,仅专注于手头的事故梳理工作,没有及时关注到由于交通执法而造成的交通拥堵问题,导致交通一度拥堵,导致部分司机情绪激动,鸣笛抗议。
那怎么做才是好的呢?
提出上述问题,并不是今天在这里,我要吐槽交通部门,而是想说类似此类的事情,在政府部门在执法或行政过程中存在的比较普遍,仅想就这一现象研究如何改进我们的工作方式,取得更好的工作效果。其实,也很简单。就像我们在厕所经常看到的那一句话“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一样”,一个 小小的改进,将会让事情本身变得完全不一样。
第一步,结合现场实际,合理停放车辆。
处理交通事故的警车到达事故现场时,先巡视一下现场情况,如条件允许,将警车与事故车辆占用一条车道顺行停放,或者结合周边公交港湾或者人行道贴边停放,将更多地城市交通道路释放出来,留给城市车辆使用。
第二步,及早疏导交通。
交警在处理事故过程中,应当你切关注周边交通情况,一旦发现又拥堵的苗头,应及时进行疏解,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也就是简单的两个步骤,实际上事情的结果会完全不一样。
改善工作方式需要增加额外的成本么?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改善措施实施的而外成本。
首先顺行停车和侧向停车基本上不会增加油费和额外功耗,基本也没有增加驾驶员的额外技术培训费用,只是理念转变一下而已。
其次,在交通发生拥堵进行交通疏导和拥堵刚出现进行交通疏导付出的劳动确实有差异。交通拥堵时,司机情绪激动,并且由于交通情况错综复杂,疏导警员需要思路清晰,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方能妥善解决相关问题。这就需要加强警员的专业素质培训。而在交通拥堵出现之初进行疏导,情况要更加简单一些。
所以,从成本上考虑,对现有工作方式的改进实际上没有增加额外的消耗。实际上只要观念改变了,处理事情的方式也就不同了。由唯己到唯公,由以自己为出发点转变为以公众为出发点处理事务,过程和结果会完全不一样。
推而广之的思考
推而广之,实际上政府各个部门都存在着类似的问题。其实只要对这些问题进行一点小小的反思,优化一点点方式,情况完全会不同。举个我们经常接触的例子,有些项目从一开始立项到最后建设完成,投入到运营当中,需要经过百余项行政许可或者审查事项批准。如果在这每一个环节,都能够优化一步,对企业来讲,在办事上就获得了百步的便利。那我们的地区的优势和竞争力就会凸显出来。
若要成大事,从每一步改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