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卷综述
2021年普通高考全国乙卷语文试题紧扣《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一核、四层、四翼”的指导思想,注重落实语文学科“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核心素养要求,体现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考查要求,发挥了“以考促学” “以考促思” “以考促用”的积极导向作用。试卷结构依次为论述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运用、写作。与往年试卷相比,稳中微变,难度适中,增强了试题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凸显时代主题,强调了新时代青年的使命责任与担当。
二、试题特点
(一)试题体现了新课标、新课改的核心精神,注重对考生语文关键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的考查
今年的全国乙卷高考语文试题在平稳创新中凸显语文学科特色。试题材料亲切平实,问题设置清晰平和,考查内容全面平衡。旨在引导我们广大教师关注课标、回归教材,强化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试题选择考生熟悉的、感兴趣、便于理解的命题素材。例如:文学类文本阅读部分选取当代小说家谈歌的短篇小说《秦琼卖马》。材料和试题没有过多的阅读障碍,注重考查学生的小说阅读能力,第7题分别从细节、情节、语言、风格四个角度设置选项,表述准确、平实;第8题和第9题均考查人物心理,一道偏重对文中一个情节段落的细读,另一道需要考生在综合全文故事的基础上作答,问题设置清晰,答案指向明确,不算很难。另外,此命题材料层次分明,故事性很强,能引起考生的阅读兴趣,亲切平实,便于考生思考作答。古代诗歌阅读部分选用辛弃疾《鹊桥仙·赠鹭鸶》,同样贴近考生生活实际,突出了对学生语文关键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的考查。论述类文本内容是有关数字人文的,有跨界的特点,属于科学前沿问题,符合近几年文本选择规律,题型没有变化;实用类文本为粮食安全问题,出现了图表材料--和2020年有所不同,但题型一致,问答题设问思路相同;文学类文本材料为小说,和去年一样,问答题设置也有较为明显的延续性。所有试题都立足“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都注重对考生语文关键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的考查。
(二)试题体现了思想性、时代性和科学性的特点
2021年的高考语文全国乙卷命题材料既有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又有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比如,古诗文默写选用了《琵琶行》《虞美人》《岳阳楼记》。这些文章都是名家名篇,强化“美育”和“传统经典”理念的意图明确。实用类文本阅读部分关于“数字人文”“互联网”“粮食生产与安全”等材料贴近现实生活,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社会性,引导考生感受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从中发现中国制度优势。文言诗词命题材料《资治通鉴》和《鹊桥仙•赠鹭鸶》均以发掘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为导向,引导考生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色,追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增强文化自信。作文命题以西汉思想家扬雄《法言·学行》中的名句为材料,关注对青年自身发展的正确引领,以“义”这一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思想之一为发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当代中国青年的责任担当和价值选择,实现了对考生阅读理解、应用写作、语言表达、辩证思维等能力的综合考查。这些都是语文教学中重点关注的问题,这样的考查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符合能力水平全覆盖的要求,具有科学性特点,对我们的语文教育教学有明显的启迪作用。另外,所有命题都呈现出“反套路”“反刷题”和“反死记硬背”的“三反”趋势,这也是新课改、新高考所倡导的核心理念。
(三)注重情景设置,聚焦思维品质,试题有明显的导向性
2021年的高考语文试题语境运用突出。试题在真实的语境中提炼各种问题,体现新课标的要求,使学生由纯粹的知识记忆走向自主学习,通过自觉思考得到新结论,聚焦思维品质,有明显的指向性。比如,文学类文本阅读《秦琼卖马》中对主人公心理变化的分析、诗词鉴赏《鹊桥仙•赠鹭鸶》中对辛词语言特点的分析,试题有一定开放度,关注考生对文本的深度阅读意识,为考生独立思考、探究和表述提供了空间。这种题目立足于对考生思维品质的考查,从一定程度上回避了高考作答的套路。另外,语言文字运用部分变化最大的最后两题,将语句填充与文段概括合并为一个语段材料,通过情境创设,在考查文段整体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的同时,对于句式关系提出明确要求,指向于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的考查。文学类文本阅读材料虽然平实易懂,但试题要求分析人物心理,需要联系前后情节、人物处境,还要了解秦琼卖马的故事--这属于传统文化范畴;而实用类文本的问答题则要求在信息获取的基础上选择、对比,找出相同的增产措施。这种一道题关涉多方面的文本信息、知识,需要运用多种阅读方法的命题思路,也具有明显的导向性。既考查阅读能力,同时也考查阅读习惯、阅读素养,这是语文高考阅读提升的关键,应该引起我们足够重视。
总之,2021年高考语文试卷立足培根铸魂,突出了对学生语文关键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的考查,凸显出命题者对于国家教育发展目标的深刻领会。紧紧围绕国家育人导向和学科核心素养要求考查学生关键能力,也体现了过渡时期稳中求进的思想,对今后的语文教育教学、对我省即将到来的新高考具有重要的指向性和启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