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丞相主簿杨修想拥立曹植为魏王世子。
曹丕非常担忧,于是让吴质藏在废旧的竹笼中用车载进府中,商量对策。
杨修知道后就将这个事情告诉了曹操,曹丕害怕了,就将这件事告诉了吴质。
吴质说:“没关系,明天再载一车装满绢布的竹笼进府就好了。”
杨修再次告密,曹操检查了竹笼,竹笼里并没有人,于是曹操再不怀疑曹丕了。
[冯评译文]
其实曹操本来就怀疑曹植有夺取曹丕嫡子之位的野心,所以既然怀疑曹植就不会怀疑曹丕。
不然以曹操那么多疑的人,怎会只拦车搜查一次就停止追查呢。
至于曹操后来杀杨修,实在是因为曹操想孤立曹植以稳固曹丕的地位,但后人却认为是因为曹操忌杨修解出“绝妙好辞”的谜底,及杨修知晓曹操鸡肋退军的缘故,这实在太小看曹操了。
原文
丞相主簿杨修谋立曹植为魏嗣。
曹丕患之,以车载废簏,纳吴质,与之谋。
修白操,丕惧,告质。
质曰:“无害也,明日复以簏载绢入。”
修复白之,推验无人,操由是不疑。
[评]
植之夺嫡,操固疑之;疑植,则其不疑丕也易矣;不然,多猜如操,何一推验而即止耶?
其杀修也,亦以孤植而安丕。
而说者谓“黄绢”取忌,“鸡肋”误军,亦浅之乎论操矣!
补
主簿(bu,四声,不),大概可以简单粗暴的理解为办公室主任,丞相主簿就是丞相府办公室主任。
杨修,汉末文学家,太尉杨彪之子。参与曹植和曹丕的夺嫡之中,被杀。
曹植,曹操的儿子。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集大成者,“才高八斗”荣誉称号获得者。
曹丕,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的开国皇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虽然他才华不如曹植,但是在文学上的造诣也不低。
吴质,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因为文才被曹丕重视,在夺嫡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感
我个人还是比较认可冯梦龙的说法的。
曹操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政治家,在选择继承人方面可以说是煞费苦心。
像这样一个人精,曹丕曹植都很难能瞒得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