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别名:消渴症 英文:Diabetes):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缺乏或胰岛素在靶细胞不能发挥正常生理作用时而引起的糖、蛋白、及脂肪代谢紊乱的一种综合症。糖尿病的基本特征是长期高血糖,糖尿病可以损害全身多个系统,主要损害心血管系统。久病可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糖尿病主要是由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引起。
糖尿病引起哪些并发症?
1.心血管疾病
研究显示,近半数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糖尿病人患心肌梗塞的可能性是正常人的5~7倍。糖尿病是以糖代谢障碍为主,这些代谢障碍是发生动脉硬化的基础,故糖尿病患者容易产生动脉硬化症,使心血管壁增厚,管腔变窄,常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2.脑血栓
糖尿病人脑血栓的发病率为非糖尿病人的12倍。糖尿病由于血糖增高,可使血液变得粘稠,血小板聚集性增加,血流缓慢,极易发生脑血栓。同时,体内各种代谢发生紊乱,引起高血脂、高血压,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几种因素互相协同作用,最终发生脑血栓。
3.糖尿病性肠病
糖尿病性肠病是中晚期主要并发症之一,其发病原因尚不明了。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是植物神经病变引起的,但也有不同意见,主要表现为肠道功能紊乱,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用抗菌素无效。
4.白内障
在白内障患者中,糖尿病患者约占30%。由于糖尿病患者血液中和眼内房水中葡萄糖浓度偏高,葡萄糖在代谢中转变为山梨醇物质积聚在晶体内,造成晶体纤维肿胀,进而断裂、崩解,最终完全混浊,引起患者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5.难以控制的肺结核
据有关资料统计,糖尿病病人并发肺结核者占肺结核患者的10%~15%,比正常人高出3-5倍。这是由于糖尿病人的抵抗力差,高糖环境更有利于结核菌的生长繁殖。糖尿病并发肺结核后,由于高糖环境有利于结核菌的生长繁殖,且因维生素a缺乏,削弱了呼吸系统的抵抗力,并可因消瘦、营养不良等因素导致抵抗力降低,故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常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
6.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引起肾脏内的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一般发生于患糖尿病5~15年之后。近年研究表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常无任何肾病症状,一旦出现尿蛋白定性试验阳性,说明患者已有持续性蛋白尿,其肾脏内的肾小球硬化,基底膜增厚,此时的糖尿病性肾病已进入中、晚期,如不及时有效地治疗,三五年后将发展成肾衰。
7.性功能障碍
糖尿病患者通常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阴茎动脉管腔变窄,供血量减少而造成勃起不坚或勃起难以持久,形成阳痿或因代谢紊乱引起神经功能低下和性激素减少,进而降低了性兴奋性,引起性功能减退。据统计,男性糖尿病患者中伴发阳痿者高达50%以上,女性患者约50%有性欲减退现象。
8.糖尿病骨病
糖尿病患者成骨细胞的合成及分泌功能严重受损,而破骨细胞功能仅轻度受抑制,骨吸收远远超过骨形成,造成骨细胞的大量丢失,临床出现严重的骨质疏松,使骨对外界冲击力的抵抗作用明显丧失,轻度外力即可造成骨的重度变形,这就是糖尿病人产生严重骨病的病理基础。
9.膀胱病
糖尿病人持续的高血糖可损害支配膀胱逼尿肌和内括约肌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使膀胱感觉缺损和逼尿肌张力下降,表现为尿意降低、膀胱容量增大、排尿次数减少,间隔时间延长。
10.感染
糖尿病患者代谢紊乱,抵抗力削弱,白细胞的防御和吞噬功能降低。高血糖又有利于致病菌繁殖,故处于体表的皮肤粘膜及与外界相通的组织器官,易发生感染。
干细胞治疗糖尿病原理
研究发现,当身体某处出现问题,80%的干细胞都会向该处聚集,完成修复功能。基本包括三种作用:
1、用好的细胞来取代受损细胞;
2、使受损细胞成为功能健全的健康细胞;
3、唤醒,激活尚未工作的健康胰岛细胞,使其正常运转起来。
在干细胞注射到病人胰腺后,80%的干细胞会集中修复胰岛损伤,余下20%会对其他部位的问题进行修复,这样的话,使干细胞治疗兼顾了患者的其他健康问题。
可以用个形象的例子来说明以上原理
1、人体对胰岛素的需求,就像有100个人的工作要完成。
2、你原来有100个人,20个人离职;30个人生病,无法工作;20个人在睡觉,不工作;只有30个人在超负荷工作,这个时候就叫做“代偿”;
3、如此下去这30个人很快就会累垮,此时就叫“失代偿”。
4、吃药——就像让剩下工作的人加班工作,于是工作的人更累,无法保证工作质量,从而加速身体的失代偿。
5、注射胰岛素——就像雇佣临时工,但是这些临时工没有责任心,工作效率和效果低下,延误了工期,还浪费了大量的原料成本,导致血糖不稳定仍会出现,即使血糖稳定,也依然很难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6、干细胞有四个作用。分化成新的胰岛细胞=给你再生了60个人;修复受损的胰岛细胞=治好了生病的30个人;激活唤醒未工作的胰岛细胞=叫醒睡觉的20个人起来工作;调节免疫平衡,诱导免疫耐受=加强了10个人做企业管理。
以下十种人适合用干细胞治疗
早期糖尿病患者;
有家族糖尿病史的患者;
糖尿病史较长的患者;
有糖尿病并发症早期征兆的患者;
血糖较高,通过饮食、药物等难以控制的高血糖患者;
血糖变化较大、血糖不稳定的患者;
易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
长期抽烟的糖尿病患者;
大量饮酒的糖尿病患者;
因其它疾病(比如肝脏、肾脏疾病的患者)而需要停用降糖药的糖尿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