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3/10 闫安
“没有最终的成功,也没有致命的失败,最可贵的是继续前进的勇气”。
――丘吉尔
多年没有联系的黎冰,居然巧合,在同一周末,在不同的城市,也看了这部片子,并在微信圈分享推荐。她还评价说,这是奥斯卡影帝级的,同样的被感动泪落……..。呵呵,作为喜欢电影但越来越挑剔的同好,那就可以联袂推荐了。
二战希特勒入侵在即,显得老迈、叼着烟斗、个性倔强的丘吉尔临危受命,当选英国首相。正如片名所言,形势和环境真是至暗时刻。
伟人似乎就是天生,是那种具有独立意志、独特人格、强大信念和坚忍不拔的人。包括他招牌式样的各种特别的“标记”和似乎独一无二的行为习惯,都能被包容、欣赏。
例如他显得有些粗鲁、激情,还有点含混声音的大嗓门。可是,他在议会义正言辞、铁血强硬的演说,又是那样的杰出,名留史册!
他被人们记住和传遍全球的,还有一开始手背朝外、打错方向,后来又调整过来的“V”字型胜利手势。在地铁里,他从垒墙工、妇女、小孩等伦敦市民那里,收获了坚定的信心。
在反对力量强大、肩负巨大历史责任和国家危亡的紧急关头,正是这些普通民众的支持、决心和共鸣,让这个倔强的老人当场落泪。民心向背和信念,仿佛历史真实再现。
影片中,当出了威斯敏特地铁站后,在迈着坚定步伐的丘吉尔身后,观众能够感受到的,是跟随他的整个盎格鲁撒克逊民族和一个伟大的国家!
领袖,就是需要这种“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皆有抗战守土之职责”的义无反顾的英雄气概。这与绥靖的前首相张伯伦,和那个谋求与侵略者妥协,苟且保全、振振有词的,名字老长的内阁成员的子爵,形成了非常鲜明的角色对比。至于,那些游移摇摆随大流的政客和议员们,还不如地铁里的老幼妇孺百姓,不如丘吉尔优雅且善解人意的老伴和年轻、感性、正直的打字员秘书,更让人感到可亲和可敬。
此刻,电影演员完美的表演,或者准确说,历史,被真实地表现和演绎出来了!
观众先是为丘吉尔这个坚强意志的英国老人感动。然后是他凝聚国民,反抗侵略,作为国家意志象征的首相形象感动。
他似乎已经垂垂老矣,在当选前一天,对自己的妻子说,我不年轻了,但可以“依靠智慧”。这是英国式的幽默和自信。他勇于认错,也有点狡黠可爱和真性情。富有人格魅力。他还是一个业余的充满了审美情趣的油画家。
他有着西方骑士精神的担当,一脉相承,这让人敬佩。就如我国明朝时候,十多岁的,来自浙江的王阳明,独自到塞外边关去游侠一样。
丘吉尔年轻时候,作为英军的下级军官,曾身临战场。对1898年的恩图曼之战,他后来生动的描写到:“在帷幕从未知的情势揭开前的一刻钟,是一种战争的紧张体验”;“这时候根本没有时间去害怕或去想任何别的事,心中想的惟有我所描绘的这些具体的必要行动,它们完全占据了心神和感官”;在陷入敌阵时,“………,我充分感到了自己单枪匹马。我觉得这些步枪手会击中我,而其余的敌人会象狼一样吞掉我,我在马鞍上伏下身去,策着马疾驰起来,甩掉了这乱成一片的敌人”。
………
影片中,没有宏大的战争场面,但音乐和节奏的成功烘托,同样让人感觉形势的危殆和急迫!在女秘书身处敦刻尔克的军人哥哥;在地铁里与民众交流时的决心和意志;在大英帝国议会里,他即席发表了著名的慷慨演说,在雪片纷飞的手帕和欢呼喝彩声中,整个国家上下一心,同仇敌忾,开启了抗击侵略的最强音。
这一切,让人没有理由不相信,真理和胜利,永远在正义的一方!
真心推荐这部好片子。富有历史和教育意义。演员的名字,观众不一定记住,但提起这部电影,观众就会一定知道。
如同一首熟悉的曲子,虽然记不住名字,但往往人们会在不同场合里,突然恍然大悟一样。这就是共鸣和默契!也是电影的魅力所在。
最后,摘录丘吉尔著名的演说词,分享:
“我们绝不气馁、绝不言败
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将在法国作战
我们将在海洋中作战
我们将以越来越大的信心和越来越强的力量在空中作战
我们将不惜一切代价保卫本土
我们将在海滩作战
我们将在敌人的登陆点作战
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
我们将在山区作战
我们绝不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