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接手了一届非常非常有意思的班级,说不上是生气,但是让人记忆深刻。
每逢周一,手头上都有十几个孩子不能按时按量完成规定的家庭作业,有的开了个头,有的做了一半,还有的干脆不做。经过了解之前的任教教师,果然还是原来的那几个。
然后开班会点评,和家长沟通,传授机宜。结果都不是那么理想。有的孩子依然如故。他们好像有一整套对付教师的方法。
有的孩子实在没有托辞搪塞,就撒谎说作业让狗撕了,让风刮跑了,不经意被洗了等等。还有的熊孩子哭着指着自己的空白的新本子,硬说做在上面的,怎么就没有了、怎么就没有了。我只好苦笑着原谅他们,免得让孩子恐惧的出现幻觉。
我相信总有一种方法适合孩子们。例如适度减少作业的量,对布置的作业进行梳理,确定重点训练的内容布置,适度对难点部分进行前期点拨。还好,拖拉作业的部队减员了许多,心里的感觉非常惬意。
但是对于那几个“顽固分子”,这种方法仍然无效。他们的家长提及此事仍然是一脸的无奈。他们好像一把锈蚀多年的铁锁,任何万能的钥匙也难以打开。
这样的焦灼在一次家庭作业检查中终于有了转机。实际上这种转机我们也可以设计一下。
奇迹出现了,全班没有一个拖拉作业的孩子。
我随即宣布这个集体的创举,并决定和大家到操场上做一场游戏,所有孩子都欢呼雀跃,为了庆祝这个来之不易的集体荣耀。
这样的偶遇从此经常光顾我们的班级,而且每一次都有一份额外的活动奖赏。为了获得这样的奖赏,许多孩子甚至开始暗下决心主动超前去做作业,许多孩子为了赢得主动开始提醒那些拖拉大户“别偷懒”……
大家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对作业的恐惧和反感,相反成了一种乐趣和爱好,拖拉作业的现象从此在班级中消失。
在期中学业检测中,这个班级每个孩子真正体验了一把进步的良好感觉,我们也一起设计了一次联欢活动进行了庆祝。
当前轰轰烈烈的新教育实验正在各地实施,她的理念就是创造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如何把这种理念落实到实践,确实需要大家细心揣摩。
最后用卢梭《爱弥儿》中的一句话结束: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幸福,但为了要获得幸福,就一定要首先明白什么是幸福。自然人的幸福应该是与他的生活一样简单。幸福就是免于痛苦,也就是讲,它是由健康、自由和生活的必要条件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