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学校的“人人公开课”活动开始讲了,老师们都做好了准备。昨天上午听了靳俊华老师讲的是五年级的《杨氏之子》这一课,《杨氏之子这篇课文虽然是文言文,但内容短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也符合孩子的特点,能轻松地体会到杨氏之子的聪明机智,以及他语言的艺术。孩子们容易喜欢这节课,但上课堂气氛并不活跃。也许是害羞,也许老师的教法没有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老师也很累,学生的效果也并不好。
第二天又听了刘小鸽老师讲的《分数的意义》,这一课是在教材的后面,还没有学到,可是在老师的调动下,课堂气氛真的是超活跃,连平时刘老师经常提到的函硕,浩森,这些双差生都积极主动回答问题,让我们听课的老师都感到很奇怪。昨天,一篇短小的文言文,这边学生干起而不发,今天的课堂不起而发,简直不是同一个班级,昨天讲课的靳老师也是一个教学经验丰富,善于调动孩子积极性的老师,今天讲课,刘老师,年纪轻轻,和孩子打成一片,好像一个大姐姐领着一群孩子,通过自己动手,同学合作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课堂气氛活跃,上课结束,我们都问刘老师,你们班学生今天怎么这么活跃?刘老师眨着眼睛,秘密?秘密?我们就更奇怪了,再三追问才知道是刘老师答应孩子上课回答一次问题,免掉一天的计算题,原来如此,怪不得连平时不善于回答问题的那些学生都积极举手,还是作业的魔力大呀!
试问,有几个孩子爱写作业呢?但是对于学生来说,不写作业,不学习,怎么进步呢?这也在告诉我们,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精心设计,千万不能布置重复,机械性的作业,否则孩子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所以就不爱动脑筋了,就不愿去思考了。一个小小的作业原来也有很大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