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上九爻说:用武力对付蒙昧,不宜使用过激的行为,应该采用适当的方法,更好地对付敌人。
爻辞中提出的原则是:“不利为宼,利御宼。”就是说,可以采取适当的严厉之举,但不能超越限度,如果采取暴烈过甚的举动,就会适得其反。“击蒙”之法容易产生弊病,要特别注意掌握分寸。康熙收复雅克萨的故事能说明此爻爻义。
17世纪中后期,俄国人开始崛起并不断扩张时,1643年,沙俄趁清朝忙于平定三藩之乱时,多次派遣军队入侵中国黑龙江等地烧杀劫掠。1682年,在多次与沙俄交涉未果后,康熙决定以暴力手段解决冲突。次年2月,负责侦察敌情的郎坦上书,指出沙俄“久据雅克萨,恃有木城,若发兵三千,携红衣大炮二十具,即可攻取”。康熙深以为然,遂调拨军队3000人,配备红衣大炮进军雅克萨。
第一次雅克萨战争的清军三千人,携带大小攻城炮近百门。其中八门“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这款由传教士南怀仁亲自设计督造,重两千斤的巨型大炮,可以发射重八公斤的铁弹,攻坚效果十分强大。另外还有“金龙炮”“子母炮”能中小型火炮,以及大量的喷筒火箭,确保轻重火力源源不断打击。这样一支武装到牙齿的强兵,就好似一只铁拳,朝着雅克萨俄军霸气砸来。
开打之前康熙本人就放了狠话:“攻罗刹甚易,朕深以为然”。确实,当这支部队猛扑到雅克萨城下时,真叫猝不及防的俄军吃了血亏。清军在1685年5月围城,林兴珠的藤牌军出手就把俄国哥萨克打躺下一片,野战里零伤亡剁了三十多个哥萨克兵。接着架起大炮猛轰,不到一天就打得俄军哭爹喊妈求投降。兵不血刃收复雅克萨。
可是,当战事结束数月,俄军再次窜犯雅克萨,清军悍将萨布素挥军迎击,开打第二次雅克萨大战时,这场康熙满以为“甚易”的大战,战况却已大不同。
比起第一次雅克萨战役时的猝不及防来,这次准备充足的俄军,装备与堡垒也是全升级。825名俄军配备了上千支火枪,先前的木结构雅克萨堡垒,更以当时欧洲先进的梭堡理论,改装成坚固的土木混合结构。以这临时改造的铜墙铁壁,血拼志在必得的清军。
1688年8月,兵力近三倍于俄军的清军,再次向雅克萨发起猛攻。倒是又打出了开门红,俄军主帅托布尔津都被清军炮火击毙,百余企图出城反扑的俄军也被击杀。但是,当群龙无首的俄军龟缩雅克萨堡垒后,多次发起猛攻的清军,却是连遭当头棒喝。俄军成熟的火枪射击,叫清军的冲锋一次次无功而返。而梭堡结构的俄军堡垒,竟然连清军攻城神器“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都无奈,八公斤的铁弹硬是轰不动雅克萨的城墙。
无奈之下,清军只好更改战术,改为在雅克萨外围挖掘壕沟,意图困死负隅顽抗的俄军。艰苦的围城战持续三个多月,八百多俄军死亡六百多人,才终于打的沙俄女摄政王苏菲亚低头认怂,遣使与清王朝启动谈判,签订著名的《尼布楚条约》。
清军打了胜仗,康熙皇帝为什么还签订这样的条约呢?据说是为了换取沙俄不干涉清朝大军征讨准格尔丹叛乱和避免沙俄狗急跳墙拿在伏尔加流域放牧的蒙古部众泄愤,将土尔斡特部众的人杀害。康熙皇帝不得已只好在取得雅克萨大捷的有利时机,做出让步,签订《尼布楚条约》的。
"击蒙”要注意分寸,能防止作乱就行,不可击之过猛,超越限度,凡事适可而止。
老子说“知止不殆,可以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