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那年,母亲不知从何处移来几株竹子,稀疏地种在老屋的西窗下。想来竹子在家乡并不多见,邻里乡亲都啧啧称赞。我也是十分好奇,没事就闷声坐在旁边一看半天。
每当春风略带着残冬的余寒吹皱池面时,眼见着新笋悄悄地顶出小尖儿,一场桃花雨过后,它们便争先恐后地破土而出,鲜黄嫩绿,摸上去,凉凉的,润滑丰盈。闻着还有股泥土的湿气。若是此刻挖出一些,就能炒出各种的菜式,素食凉拌,尤佳。但是确实不舍得吃呢,寥寥可数的鲜笋,不如让它惬意地生长。
天气渐暖,待杨柳风吹拂去层层笋衣,笋儿便出落成娉婷的二八少女,宛若末晞晨露,玉莹珠透,她羞怯娇俏,惹人怜爱,莺声燕语逗弄着明媚的春光。
盛夏时分,看她轻盈玉立,腰肢纤长,柔韧的手臂携挽浓郁的青纱,清风徐来,她便婆娑起舞,倩影婀娜。
暑往寒来,大地萧瑟,草木摇落,她仍青翠苍茂,笑意吟吟,和着后山的松柏,迎霜熬雪。
若说青松可为志士,芭蕉堪怜美人,蕙兰赞喻君子,那么唯有竹,谓之隐者。碧竹空心虚怀,尝是了无杂念,甘于孤寂,不求闻达于莽林,不慕喧闹于山岭。纵有百般婉转,亦不愿哗众取宠。
若说梅洁,菊淡,莲清,而竹则兼之,它没有牡丹的富丽,没有桂花的馥郁,没有桃李的繁复。只有蓬勃洒脱,富于生命的弹力,坚韧挺拔。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骚客,爱竹,颂竹,敬竹。留下不计其数的佳篇墨宝。
我聊是愚钝,没有生花妙笔,也无华丽辞藻。只愿抱茅入竹,拢茶静坐,闲看数枝穿翠,杂叶铺地,偶冒新笋。疏风掠影,依稀得见远峰廖落的黛色。碧叶香荫深到石阶,没入窗帷撩拨着床幔。月光摇曳,影影绰绰地投视在墙。如一幅墨竹,却又不像,画作哪有这般立体生动。低耳倾听,簌簌有声,清灵幽逸,宛似笛音。
若得此居,复又何求?只是翠微尚记,光影无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