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微尚曾记,何处觅光影

图片发自简书App


  记得那年,母亲不知从何处移来几株竹子,稀疏地种在老屋的西窗下。想来竹子在家乡并不多见,邻里乡亲都啧啧称赞。我也是十分好奇,没事就闷声坐在旁边一看半天。

  每当春风略带着残冬的余寒吹皱池面时,眼见着新笋悄悄地顶出小尖儿,一场桃花雨过后,它们便争先恐后地破土而出,鲜黄嫩绿,摸上去,凉凉的,润滑丰盈。闻着还有股泥土的湿气。若是此刻挖出一些,就能炒出各种的菜式,素食凉拌,尤佳。但是确实不舍得吃呢,寥寥可数的鲜笋,不如让它惬意地生长。

  天气渐暖,待杨柳风吹拂去层层笋衣,笋儿便出落成娉婷的二八少女,宛若末晞晨露,玉莹珠透,她羞怯娇俏,惹人怜爱,莺声燕语逗弄着明媚的春光。

  盛夏时分,看她轻盈玉立,腰肢纤长,柔韧的手臂携挽浓郁的青纱,清风徐来,她便婆娑起舞,倩影婀娜。

  暑往寒来,大地萧瑟,草木摇落,她仍青翠苍茂,笑意吟吟,和着后山的松柏,迎霜熬雪。

  若说青松可为志士,芭蕉堪怜美人,蕙兰赞喻君子,那么唯有竹,谓之隐者。碧竹空心虚怀,尝是了无杂念,甘于孤寂,不求闻达于莽林,不慕喧闹于山岭。纵有百般婉转,亦不愿哗众取宠。

  若说梅洁,菊淡,莲清,而竹则兼之,它没有牡丹的富丽,没有桂花的馥郁,没有桃李的繁复。只有蓬勃洒脱,富于生命的弹力,坚韧挺拔。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骚客,爱竹,颂竹,敬竹。留下不计其数的佳篇墨宝。

  我聊是愚钝,没有生花妙笔,也无华丽辞藻。只愿抱茅入竹,拢茶静坐,闲看数枝穿翠,杂叶铺地,偶冒新笋。疏风掠影,依稀得见远峰廖落的黛色。碧叶香荫深到石阶,没入窗帷撩拨着床幔。月光摇曳,影影绰绰地投视在墙。如一幅墨竹,却又不像,画作哪有这般立体生动。低耳倾听,簌簌有声,清灵幽逸,宛似笛音。

  若得此居,复又何求?只是翠微尚记,光影无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陆游诗集(Y1) 丫头岩见周洪道以进士入都日题字 乌巾白紵蹋京尘,瑶树琼林照路人。 西省归来名盖代,两行墨危尚如新...
    汉唐雄风阅读 11,591评论 0 15
  • 果然放纵是克制最大的天敌。
    KeepAmber阅读 642评论 0 0
  • 每种文明都来自一小部分基本观念,它们很少更新,历史的大动荡也往往来自群体基本观念的变更。 01 观念的分类 观念分...
    _Binguner阅读 450评论 0 0
  • 一.上周目标完成情况 1、生产性采购流程优化项目推进。(8分) 经过二次会议评审,项目取得重要进展。 2、摊销工装...
    朱武权阅读 295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