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抄一篇文章,觉得讲的很有道理。
——————
拒绝有很多种。所谓高情商的拒绝,无论编出多少个理由、找多少个垫背的,给别人的印象就是不靠谱、易生变。所以,别玩高的,就直接来接地气儿的。
不敢干脆地拒绝别人,表面是为别人着想,不想让人家难堪,其实是太把自己当回事,觉得你拒绝了,人家的心就碎了。
千万别觉得对方是抱很大希望,非你不可,才会开口。满世界到处都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提不靠谱要求的人,说不定哪次撒网就捞几个心慈手软的冤大头。
地产界流传一个故事,讲的是大哥王石有多爽。
他卖了一块地给别人,已经付了订金,大家一起吃饭的时候,买家表情严峻,左不舒服右不舒服,但就是不说为什么不舒服。
王石善解人意地说,我们吃完这顿饭,如果你还是不舒服,我就把钱一分不少退给你。吃完饭,他问那人舒服了吗,那人说还是不太舒服,他就退了钱。
其实那块地,地段、形状都不太好,之后放了好多年,也没卖出去。也就是说,这块地卖不出去,是理所当然,卖出去,是意外之喜,王石绝不会因为这块地卖不出去而怀疑人生,更不会拉黑拒绝他的朋友。
拒绝是不需要解释的,解释得越多,越容易给别人造成错觉:你是故意拒绝我,或者你故意抬高身价,想让我不断求你。
你留给别人希望,就引诱他人付出,这是一个客观事实。
有人要你帮忙,你不说自己帮不了,而是说今天比较忙,到了第二天,别人又提出来,你说明天再说,第三天,人家要请你吃饭了,到第四天,你说我真帮不了,那人一定会勃然大怒,你帮不了早说啊,浪费表情。
拒绝别人不干脆,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们害怕给朋友留下薄情寡义的印象。
其实世界上绝大多数人之间的交往,根本上升不到情义的高度,而是在规则之中运行,规则是检验靠谱的唯一真理。能做就全力以赴地开心去做,不能做就第一时间通知对方,是成本最小的人际交往规则。
我想让你做我女朋友,你拒绝了,选择权就是在我手里,我可以选择继续追你,或者去追别人,不需背负任何心理负担。
即使在爱情中,我们都不是惟一的备选,何况其它事情上,其实你并没有那么重要,不必担心被你拒绝的人走投无路,相反,你的拒绝可能让他春暖花开。
我是参加了工作才考上了大学的,所以说,有的任课老师跟的年龄相差不了几岁,平时在一起谈天说地就是自然事了。有次周末,在系教研室偶遇仨个要下班的老师,看见我来了,仨老师嚷着打扑克,谁输了请客吃饭。我平时不太会玩扑克,道也不是怕输请吃饭,是因为我和家人说好了要回家吃饭。碍于情面,打几把吧,中间再跟他们讲我要回家。结果一开打,看着他们高涨的情绪我再也没机会开口了,结果是焙着牌桌炕糊了我家的饭桌。
平时我们都可能会遇到某些不请愿而为之的事,也确实造成了许多误会。有一年,北京总行来一工作组,男女相加五人,基层行自然酒席宴请一番,席间基层行领导轮番敬酒。组长是个女同志,“何以解忧,惟有杜康”这句话开始确实诱着她喝了几杯,可能真的是不胜酒力,再也劝不下去了。有人为此发动了最后劝势,说,组长,我们这个城市文化底蕴浓,你必须要感受呀。组长当时就恼了,你什么意思?意思是我没文化呗!说完扬长而去。
一个很小的事在拒绝与被拒绝中交替,结果就成了一个“伤”字。
其实拒绝是不需要理由的,不想做、不合适就是最好的理由。理由说得再好听,也是拒绝。当拒绝这个结果摆出来的时候,别人已经在想怎么找下家了,哪有心思听你解释你的难言之隐。
拒绝并不难看,不敢拒绝的姿态才比较难看。你不想付出还想当好人,世上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所以,对于拒绝这件让你为难的事,我只有三个建议:如果有人因为你拒绝了他,就跟你翻脸,你应该庆幸友谊的小船及时翻了。不然这辈子,注定你是下等兵,他是Big boss,你要随时在线,随时帮忙,帮完忙还主动敬礼说“团结”。
事实上,很少有人因为被干脆地拒绝而把对方拉入黑名单,只会反思自己,重新评估双方的关系,寻找舒服的点位继续交往,这是一个双赢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