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滋润舌尖,文字温暖心灵,汪曾祺先生的《人间滋味》就是这样一本书,他借助文字对饮食进行高度浓缩和艺术升华,让美味携文化在纸页上生香绽放。
早就知道汪曾祺是我国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他在《人间滋味》里写道“人活着,就得有些兴致。我不会下棋,不爱打扑克、打麻将,偶尔喝了两杯酒,一时兴起,便裁出一张宣纸随意画两笔。所画都是‘芳春’——对生活的喜悦。”一直没有机会读《人间滋味》,今年寒假在城市书房无意中发现中发现了这本书,不禁让我欣喜若狂,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
《人间滋味》分为安身之本、必资于食,肉食者不鄙,吃喝门道、贵在讲究,四方食事、明心见性四个部分。叙述对象囊括了乡野果蔬、鱼虾鸡鸭、地方风味、民间小吃、四方食事,还叙及了自己的生活情趣。无论是豆腐、萝卜、韭菜花,还是鳜鱼、鲤鱼、虎头鲨;无论是高邮的腌蛋、沽源的马铃薯,还是内蒙的手把肉、昆明的汽锅鸡,经过他的娓娓道来,那扑鼻香味弥漫开来,肆虐味蕾,令人垂涎。
全书最大的特色是渗透着作者对饮食的感悟,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人间至情至性的热爱。无论是故乡的食物、元宵和野菜,还是昆明的吃食、果品和蔬菜;无论是家常酒菜、寻常茶话,还是草巷口、唐巴拉牧场、泰山拾零,都是生活中的温暖与美好,是对故园的眷恋、对亲情的怀念。他们随美食一点一点氤氲起来,让人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翻读此书,可以多多积累一点生活知识。草木鱼虾、鲜果水菜,多是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对此有兴趣,说明对人亦有广泛的兴趣,其实这是很重要的。
同时,可以学到不少美食的制作技巧。简单举一例:麻婆豆腐。做麻婆豆腐的要领是:一要油多,二要用牛肉末,三是要用郫县豆瓣,四是要用文火,五是起锅时要撒一层川花椒末,六是盛出就吃。麻婆豆腐必须是:麻、辣、烫。想来细细学习,未尝不会掌握几道美食简单的制作方法。
“萝卜原产中国,所以中国的为最好。有春萝卜,夏萝卜,秋萝卜,四季萝卜,一年到头都有可以生食、煮食、腌制,萝卜所惠予中国人者亦大彘。”读着这段文字,眼前出现的是各种各样与萝卜有关的食物。从小生活在农村,家里每年都会种各种蔬菜,白萝卜和胡萝卜是菜园的“常客”。我特别喜欢的是白萝卜中的青皮大萝卜,而青皮大萝卜在农村老家叫“露八分”,因为萝卜的大部分都在土地的外面露着,只有一点点在泥土之中,这种萝卜只有到深冬的时候才吃,汁多、清脆,吃起来有一种水果的味道,直到现在每看到餐桌上放着切好的萝卜块,总会不由自主的拿起来塞入口中。
文中接地气的语言,通俗的京白,虽都是日常所在,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读文既有思考又有收获,喜欢这样通俗易懂的文章,也喜欢在这样的感觉中回味着生活中的许多日常。
“我劝大家口味不要太窄,什么都要尝尝,不管是古代的还是异地的食物,比如葵和薤,都吃一点。”“看看生鸡活鸭、鲜鱼水菜、碧绿的黄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口味单调一点不要紧,最要紧的是对生活的兴趣要广一点。这是汪曾祺老先生对后生的谆谆告诫。一起诚诚恳恳地过日子,把每一次与食物的相遇视作日常的修行,去领悟日常滋味、闲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