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关键对话》第二天。
【关键词】“傻瓜式选择”
在面对关键对话时,大多数人会出现两种选择,一是当面反对,惹恼对方;二是沉默接受错误决定,不管这个决定日后是否会造成不好的影响。这就是我想说的“傻瓜式选择”。这种“傻瓜式选择”已经深深植入我们的意识中,在我们进入社会后,我们会面临许许多多这样的选择。而在书中,作者提到,有些人很善于解释棘手的问题,他们可谓是所在行业的意见领袖,他们有些是管理者,也有些是普通员工。作者在书中介绍了一名名叫“凯文”的意见领袖,他是一个公司的副总,平时里工作表现与其他副总别无两样,但在一次公司会议中,他的表现让人瞩目。在会议上,凯文和同事一起讨论公司迁址问题,他的上司,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克里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个不受欢迎而且可能会给公司带来不利影响或者是灾难的决定。一开始,大家都试图反对,克里斯表现出了反感与抗拒,最后甚至提高了自己的说话音调,大家意识到他毕竟是公司的老总,可以随心所欲地做出决定,他们选择了沉默,不再质疑。就在这个方案即将通过的时候,凯文说话了,他指出自己观察到的事实,认为克里斯违反了公司的决策流程,强加自己的想法给大家。出乎意料的,克里斯接受了,决定讨论这个问题。可以说,在这场会议中,凯文的表现无懈可击。他没有选择沉默,也没有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克里斯,最后赢得了大家的赞誉。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会面临这种“傻瓜式选择”。前几天,我的表弟上完网课就打开了电视打算放松下,而他的妈妈当即发大火:“你为什么不好好学习,还不去写作业,一天到晚就知道看电视,玩玩玩”。这种质问的语气,让我表弟很不舒服,他也火了,大声质问她为什么这么烦,管这么多,后来气氛越来越糟糕,他选择了以沉默来对抗他妈妈,这时候,他爸爸突然开口了,问我表弟,他为什么不选择先把作业解决再来看电视,他的想法是什么。我舅舅没有质问,没有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我表弟这才选择了解释,他想先休息一刻钟再去写作业。其实这真的只是一件小事,但面对关键对话,我们总是在“傻瓜式选择”中做出选择,让事情变得糟糕。
【关键词】信息的自由交流
在处于关键对话时,对话高手总是能找到某种方式,公开传达某种信息。成功的对话关键在于相关信息的自由交流。对话双方愿意公开表达自己的想法,感觉,很多事情会变得简单许多。书中介绍了鲍比的关键对话经历,他第一次面临关键对话时,他的结果非常糟糕,他的情绪十分激烈,他的家人都站在了他的对立面。后来他结束任务回家时,他的家庭已经是摇摇欲坠的了,鲍比五年都没有和他的父亲交流了。当他第三次要去伊拉克执行任务之前,他选择了和他的父亲当面谈一谈。鲍比和父亲谈论着这些年来的爱恨之情,在对话过程中,鲍比牢记着“不回避问题,坦率说出自己的想法”的对话技巧,坚持着自己想修复与家人关系的目的,最后化险为夷,和家人共进晚餐。
正如我上面所提到的自己表弟的例子,对话双方平和的交流,坦率的说出自己的想法,不逃避问题,不用沉默来掩盖问题,最后双方都说开了,也不会影响家庭之间的和睦。
【关键词】共享观点库
当我们面临关键对话时,每个人都有些自己的想法,有些自己的观点库,若双方能像共享观点库中添加信息,对话的展开会顺利许多。共享观点库是实战协同效应的前提。共享观点库可以帮助个人做出更好的选择,更能让大家团结起来,积极投入决策实施过程中。像书中所提到的一位女士做扁桃体切割手术,结果被截去了部分脚趾的案例,在这个案例中,至少有7位医务工作者产生了质疑,但非常遗憾,他们没有畅所欲言,共享观点库是匮乏的,最后造成了这位女士被截去了脚趾的结果。与此相反的,若是大家能畅所欲言,在共享观点库中添加自己的想法,充实起来的共享观点库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决策能力。
好文节选:
①当我们面对重要问题保持沉默时,我们的生活便开始上演悲剧了。
——马丁·路德·金
②没错,这就是大多数人在面对关键对话时出现的心理,认为要么道出良药苦口的事实激怒对方,要么为了保全面子违心地接受错误的决定。其实,这种“傻瓜式选择”早在我们的童年时代就已经深深植入了我们的意识之中。比如,奶奶端上一块加冰淇淋的蔬菜饼,笑眯眯地问:“喜欢吗?”实际上,她真正想问的是:“你喜欢我吗?”当我们毫不犹豫地说出讨厌青菜,看到她脸上吃惊而受伤的表情时,我们不由地暗自警告自己:“从今往后,如果必须在说实话和顾面子之间做出选择,我一定要加倍小心!”
③这就是秘诀所在,成功的对话关键在于相关信息的自由交流,即双方愿意公开坦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分享自己的感受、说出自己的猜测。
④换句话说,观点的自由交流最终带来的是这样的结果——整体思维(最终选择)的力量远远大于个体观点的总和。简而言之就是:共享观点库是实现协同效应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