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静者清,宁静以致远。
一个玻璃杯盛着混浊的水,怎样才能让水变得清澈呢?把它静静地放在那里,不要去动它,让它慢慢沉淀。过了一段时间,赃的东西开始慢慢沉到杯底,一杯混浊的水开始变得清澈了很多。
这就是《道德经》老子讲的“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我们的人生就像打开盖的杯子,会不断的落满灰尘。不要总去摇晃它,让它慢慢沉淀。因为静下来能让我们的思想变得清澈、清晰、冷静、理智。
与清相对的是“躁”浮躁、急躁、暴躁、狂躁。试想,在如此心里状态下,又怎能产生智慧呢?
这是个浮躁的时代,急功近利,追求短期效益,物欲横流;人们专注的是向外看:看看别人住什么房;看看别人开什么车;却很少向里看:看看我们有多久没有静下心来与心灵对话;看看我们追求了那么多,却为什么始终感觉不到幸福。
So,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六章里讲“重为清根,静为躁君”稳重做事,稳重做人,它的前题是静。用我们的冷静、宁静来控制我们的急躁、浮躁,宁静以致远。
《道德经》第十六章里最后八个字是“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一个人轻率做事,草率做事,草率讲话,那么就失去了他的根本;浮躁、急躁,我们就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没有办法做自己心态的主人,就会犯一系列的错误。
正如海明威所说:“ 我们花了两年学会说话,却要花上六十年来学会闭嘴。大多数时候,我们说得越多,彼此的距离却越远,矛盾也越多。在沟通中,大多数人总是急于表达自己,一吐为快,却一点也不懂对方。两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懂与不懂,不多说。心乱心静,慢慢说。若真没话,就别说。”
如此看来,虽然中西方文化有差异,但是对于静的理解是大同小异的。
光绪的老师翁同龢,他在一副对联里告诫自己的弟子:“每临大事有静气”越是面临大事情的时候,越要让自己的心理变得宁静、冷静,拥有这样的静气,才能拥有智慧。
这如同佛家讲的“定慧双修”定,就是定力。冷静下来,才会拥有这种定力。越是面临大事情的时候,越是要让自己稳住。
说起康熙,我们都知道康乾盛世,康熙大帝。他的一生面临很多大事的抉择。比如:擒鳌拜,平三番,打葛尔丹。在《康熙庭训》这本书里,康熙告诫自己的子孙们“要以无事之心处有事”这也同样说明了,越是面临事情的时候,越要让自己的心里,处于一种冷静的、宁静的心理状态中。
再举个现代的例子。2014年,围棋大师吴清源先生辞世。吴清源先生一生在围棋界,可谓声名显赫,叱诧风云。因为他,很多日本的一流围棋高手降级。吴清源在总结这一段事情的时候说,其实那些人都是一流的、超一流的高手,我跟他们的棋艺并没有什么差别。那我的胜利源于什么呢?是源于精神性的因素。什么样的精神性因素呢?吴清源先生在每次重大比赛之前,都要静静地坐在那里诵读《道德经》。他以这样的一种方式,让心里宁静、冷静下来,这就是他所讲的精神性因素。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很多人都以为这句话是诸葛亮说的,其实它出自刘安《淮南子.主术训》。
汉朝的时候刘安组织门客写的一本解读《道德经》的书,在《淮南子》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就作为一个经典的名句而存在。而它也给我们在这个方面,一个重大的启发、启迪。
据此,可以总结出“清”的含义:善静者清,宁静以致远;戒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