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
有的家长给孩子买了昂贵的钢琴,请了家庭教师,还报了学习班,但孩子的学习效果却不怎么样。有的家长非常关注孩子学了多少,掌握了多少,却不清楚孩子是不是开心,是不是喜欢,是不是愿意继续学习。有的家长想等孩子长大会理解的,会感谢父母当初的“强硬”的爱换来了“好成绩”。事实真的如此吗?换位思考下,我们能欣然接纳父母强制干涉吗?我们自己更愿意花时间做喜欢的事,还是“对”的事呢?学习效果只是结果,最重要的是兴趣和方法。妈妈只要尊重孩子的兴趣,鼓励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效果就完全不必担心了。
送宁宁去跳舞班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小班孩子的家长。孩子叫月月,刚三岁,父母都是上班族,平时孩子由奶奶照顾。周末送孩子到六十公里外的一个著名英语培训中心学习,因为有外教,学费也比较贵,每次课九十分钟,还必须家长陪同学习,回家帮孩子巩固学习效果。月月的奶奶已经六十多岁,也跟着孙女一起上纯外教的培训课,戴着老花镜看黑板,学到了一些单词,老人不知道自己发音是不是准确,向我请教。我问孩子自己学习的效果怎么样,老奶奶笑笑说:“孩子哪是学习,一刻不停的来回跑,玩游戏,九十分钟学了四个单词,爸爸,妈妈,苹果,香蕉。在课上还能跟着老师大声说,晚上回家汇报的时候就忘记了一半,好在勤奋的奶奶采用了谐音记忆法,妈妈就是“妈泽”,爸爸是“发泽”,苹果是“爱剖”,香蕉是“不拿拿”。我对老奶奶说:“如果这样的话就不用费劲跑六十公里的路花钱上课了,图片加谐音就能完成几百个基本单词句型的学习,贴在家里到处是,随时随刻玩猜谜游戏一样就学了。语言学习最好是有环境熏染,每周一次集中九十分钟学习,时间太长,词汇量也很有限,中间间隔了六七天,不复习也很快就忘记了,这样断断续续一个学期也学不到多少东西。”
丁丁是另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也住在我们家的小区里。比宁宁大一些,上大班,放学后妈妈带着去培训班学数学。一个小时后再去接。我问丁丁:“你喜欢数学吗?”丁丁说:“不喜欢。”“为什么呢?”丁丁沉默着看妈妈。丁丁妈妈说:“现在在学习20以内加减法,做错了题的孩子会在班上被老师反复纠正,老师的初衷当然是希望孩子能学会东西,可是丁丁很不开心,越来越抵触去上数学培训班,自然学习效果也很不好,被老师纠正的时候丁丁一言不发,低着头,好像做错了事等批评。虽然我也鼓励丁丁努力学好,但是没什么效果。现在丁丁一听要去上数学培训班就老大不高兴的,我很发愁,这样下去以后上小学怎么办?花钱报班是为了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现在基础没打好,孩子已经开始腻烦数学了。”像丁丁这样的孩子不是少数,而遇到丁丁妈妈所烦恼的问题的家长更是普遍。
当前社会大部分城市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就业竞争激烈,所以对学业成绩的关注已呈白热化。这种焦虑情绪也传染到了小学生活,而小学生活的前站也有了各种名目繁多的培训课程。很多家长给孩子报名学拼音、英语、识字、数学,希望孩子能基础好一些,顺利通过小学入学考试,并赢得老师的认可。但幼儿的生理心理发育水平还不足以承担繁重的学习负担,过早强调竞争压力和学习任务,可能造成孩子丧失学习兴趣,排斥校园生活,甚至影响身心健康成长。
学习效果不好,并不是孩子不努力,不用心,贪玩,不认真,懒惰,而是没有从基本的符合年龄特点的角度入手,学前儿童的思维、认知水平还处在成长期和磨合期,只有从兴趣出发,以游戏主导,循序渐进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孩子的求知热情,才能逐渐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首先,是兴趣。所谓天才来自爱好,放眼那些在某领域取得卓越成绩的人,音乐家、画家、舞蹈家、作家,包括水稻专家、两弹元勋等等,无不是以兴趣为前提而努力追求卓越的,失去了兴趣,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做事,是难以取得出类拔萃的成果的。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想办法激发孩子的兴趣,并保持探索求知的热情是至关重要的。对幼儿来说,在游戏和角色扮演中学习是良好的学习方法之一,当孩子遇到了困难,或者学过的东西忘记了,不要着急,多几次演练,变换更有乐趣的学习方式,让孩子自己想做好,而不是为老师做,为父母做。
其次,是健康。幼儿从各个方面来说,还是非常需要承认给予爱护和引导的阶段。为了取得显著的学习效果而拔苗助长的方式,不但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也会损害亲子关系,为将来的家庭教育埋下不利隐患。幼小而没有反抗能力的孩子,已经有了思考的能力,有了自己的情绪体验系统,有了自己的好恶取舍,等孩子进入青春期,更有能力坚持自己的主张,对家长的强制力不再屈从,那么矛盾积累下去的结果就可能突破临界点,发生冲突,激化问题。曾经有报道,有孩子从幼儿园时期就被父亲带着长跑,家长是希望孩子身体健康并能将来取得优异的长跑成绩,可是3-6岁的幼儿骨骼弹性大、硬度小,容易发生变形;幼儿肌肉纤维较细,运动量过大,肌肉易疲劳受损;幼儿肺活量小,心肺功能弱。同样,有些家长看到新闻报道个人儿童三岁唱京剧,四岁跳芭蕾,五岁认识三千字就按捺不住了,巴不得自己的孩子也成为出类拔萃的天才儿童。但每个孩子的先天基础和后天环境都不同,不能盲目攀比,不要认为不怕吃苦就一定能做好,没有“一定”,只有“可能”。“可能好”也“可能不太好”,甚至“可能有负面影响”。科学的角度,理智的态度,才能帮助幼儿开启学习之门。
第三,循序渐进。重点是培养兴趣和能力,而不是拔高学习效果,比拼分数和荣誉。要给孩子从小树立健康的学习观,和自己比,和过去比,有进步,找方法,解决困难,优化学习方式,享受求知乐趣。这些健康的学习观将对孩子未来十多年的学习生活产生潜移默化的有利影响,孩子的学习是主动的、积极的、乐观的、自觉的,而不是焦虑的、被迫的、痛苦的、紧张的。幼儿学习,采用分段目标,制定可实现的进度目标,让孩子能经过努力取得进步,树立自信,赢得肯定。不要对孩子说:“看人家小明学的多快,你怎么这么笨?”这种比较是不公平的,就好像有人责备大人说:“看人家老张年薪几十万,你怎么这么没本事?”“看人家明星五十岁还像小姑娘,你怎么三十岁就有了鱼尾纹?”。尊重孩子的人格,引导孩子拾级而上的取得进步,学习生活轻松愉快,结果也会事半功倍。
(感谢关注并支持原创,欢迎交流 ,请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