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不可分,坚持目标不放松。
欢迎来到箜的世界。
今天分享的是《妈妈的悔过书》里好关于:目标和教练式辅导。
一、目标
赋予动机的第二个要素就是目标,这就是以色列人强调的“生涯规划教育”,尽可能让孩子投入自己擅长的事。
为了了解孩子擅长什么,就要营造出能让孩子自主选择的环境,然后通过孩子选择的事物,仔细观察孩子对什么有兴趣。
没有目标又不知道理由,念书有什么用呢?建立起目标,找到了该去做的理由,才会有所行动。
二、教练式辅导
它是以:“你和我同行吧,我陪着你一起”,这样的想法为出发点。
在运动团队中,总教练底下会有“教练”(coach)或“训练师”(trainer)等指导人士,不过教练和训练师的概念完全不一样。教练(coach)这个单词是从带有四个轮子的驿马车(stagecoach)而来,训练师的词源则是火车(train),在英国,除了马车之外,也会称出租车为“coach”。
所以作者在说明教练式辅导(coaching)时,会将马车和火车来做比较,马车和火车的差异是什么呢?
火车是沿着设定好的路线前往指定的目的地,而马车是由乘客决定目的地,路线也是依乘客属意的方式来决定,只有在乘客不清楚路线时,马车夫才会协助乘客到目的地。
过去我们这些父母教养孩子的方法,就和火车载客一般,先定好目的地,再依照父母想要的方向载送过去。然而,如果想完全发挥孩子的潜在能力,父母要扮演的是驾驶马车的教练角色。
①教练式辅导&导师指导
教练式辅导的出发点是“你和我同行吧,我陪着你一起”,以对方的可能性为基础,呈现的是平等的伙伴关系,并且不会积极介入,即使没有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也能进行。
导师指导是从导师与学生的垂直关系中出发,基本上就是要将导师的专业性传授给学生,导师以其在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为基础,对于学生会有深度的介入。
②教练式辅导&咨询
教练式辅导是协助找出答案,教练不能带有“自我”(ego),也就是说教练本身不能有任何的解决方法或解答。即便是同一件事,人们也会因自己的经验和先入为主的观念,而有不同的解答,可是那个答案说不定只适用于自己,而并不适合对话的对象。
为什么父母和子女会难以沟通呢?就是因为父母的“自我”会觉得自己和孩子亲近,对孩子很了解,因而希望对方选择自己要的答案。所以就算问了,也是为了得到想要的答案或是期望它出现。这样诱导式的提问只会让对方关上心门,无法引导深入的对话。诱导式对话所有问题的答案都在问的人心中。
教练式辅导是支持对方自己找答案,因此会将焦点放在“谁”和“如何”上。我是谁?是多么了不起的人?拥有什么好的资源?都自我厘清后,再将焦点放在如何解决问题。
而咨询的目的则是提出解决方法,咨询师应该具有专业性和正确答案。他会运用专业知识和信息来分析特定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供最有效的建言。在咨询中,会以什么状况,如何解决,作为核心。
③教练式辅导和普通辅导的差异
教练式辅导不会觉得对话的对象有问题,因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征和个性,不会有“错了”这样的前提。即使目前的状态有困扰,也确信只要稍微给予支持,就能开发潜在能力并让彼此变得幸福,因此教练式辅导是将重点放在未来,以支持作为基础。
而普通辅导往往是以对话的对象现在有什么问题作为前提,所以会为了找出问题的原因并解决它,而将重点放在过去,即以“治疗”为基础。因此,普通辅导需要上过专业的课程,并取得各种证书才有资格。而教练式辅导只要经过二十小时的进修与五十小时的实习,得教练式辅导初级资格后,只要持续努力,任何人都能胜任。
教练式辅导比较简单。因为教练式辅导是以正常人为对象。当然,教练式辅导也不是万能药,所以当接受教练式辅导后,要再判断是否需要普通辅导、咨询或是导师指导,到时再联系专家或建议到相关的领域寻求进一步协助。
前述的内容,表格如下:
好啦,今天就到这里啦,明天继续!
作者:箜
若是同频伙伴,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