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第十一本书-《文城》

余华的《文城》,六月份我曾读过三分之一,当时不是沉浸式阅读,没坚持下去,什么也没记住。

放暑假后,再次打开《文城》,跟读新书一样,却静下心来读完了此书,并且碰到心动的句子,立马划上横线或写到记事本上。

《文城》的故事发生在清末民初,也就是《活着》的背景之前,黄河流域有一个耕读之家的儿子林祥福,有地有房,没爹没娘,标准的富二代。他憨厚仁慈、踏实能干、勤奋好学、重情重义、勤俭持家,绝对的五好青年,有钱呗还有一技傍身。这么好一个青春,坐在家里不动却被江南美女骗钱骗婚骗感情。那美女生下女儿后逃之夭夭。他为寻找妻子纪小美,背井离乡,抱着襁褓中的女儿,一路南下,打听一个叫“文城”的地方,从而落脚在很像“文城”的江南水乡小镇-溪镇。为生计,他和新交的朋友陈永良利用掌握的精湛木工技术生存下来,并且过上了安定的生活,逐渐发展到家缠万贯、良田千亩。很不幸,林祥福遇上了一个大变迁的时代,军阀混战,匪祸猖獗,摧毁了他和朋友的、乡亲的平静生活。他为救仁义乡绅顾益民惨遭土匪杀害,致死也没有找到妻子小美。

书里令人感动、温暖人心的故事特别多。

故事一:

正因为林祥福对仆人好,对仆人绝对的信任,在他离家十七年的时间里,长工田家五兄弟一直努力经营他的田产,不曾生出把家产霸为己有的心思,积攒的巨额财富还不远千里送给林祥福。在最后一次收到林祥福想还乡的信时,五兄弟包括生病的大哥毫不迟疑地向江南出发,不顾路途迢迢和凶险,星夜兼程去溪镇迎接林祥福,即使大哥死在途中也带着尸体来接自己的良善东家。很遗憾,他们接回的是东家的尸骨。好在,林祥福总算是“人故当还乡”了。

故事二:

林福祥携女初来溪镇,正赶上龙卷风和百年不遇的雪灾,他叩响每一户有孩子哭声的门,为刚满月的女儿寻奶吃,没有一家拒绝他。

尤其是同为外地人的陈永良夫妻,在生活极其艰辛的情况下,把最后一碗粥送给林祥福,哺乳林的女儿,并让林祥福父女睡在他们家唯一的床上,自己一家却睡在冰冷的地上。陈永良妻子待林祥福女儿林百家如己出,在林百家被土匪绑票后,毅然将自己的儿子换回了林百家。两家人结成异性亲兄弟,一起经营木器社,共甘共同,互扶互助,生活越来越殷实。

故事三:

土匪横行,烧杀抢掠,奸淫霸凌,无恶不作,搅乱了溪镇的安宁。

为保卫家园,商会会长顾益民,有仁有义有担当,出重金组建民团。在溪镇保卫战中,民团十八勇士不畏强暴,前赴后继,英勇杀敌,浴血奋战,终于寡不敌众、弹尽粮绝,全部壮烈牺牲。

读此章节,我泪流满面。

当然,书中写土匪的暴行,残忍、血腥得不忍直视,令人怒火中烧……但我相信这是真实的,因为我爷爷的二叔就是被丧心病狂的土匪绑票后折磨死的。

我疑问的是,作者写这个并不存在的、被林祥福苦苦追寻的“文城”是什么意思呢?它是林祥福的执念和追求,是我们每一个人心中的“桃花源”吗?

总之,我看个热闹,往深层理解,白脖。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