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不打算对出世与入世在儒家、道家和佛教中的历史沿革做解读,一是学养不够,二是短文也讲不清。
出世与入世,在现代信息社会语境下,大概更多时候会在写作或思考中出现,而较少出现在日常生活对话中。我查询了一下“出世”的概念意义,百科显示有九种。越是意义繁多,其实越是容易混用、误用,无法形成非常大众化的共识。但是像一些新发明的词或短语,则具有更鲜活的特指,如yyds,瑞思拜等,所以词汇的含义,也会随时代和使用的人群发生较大变化。一个词汇的某种特定含义,也只有某种特定人群和场合,特定时代使用。“出世”作为一个有一千多年历史的词汇,显然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失去活力了,更多的是用一些现代价值观体系的词汇代替。
“出世”在现代语境下,更多与“随意而安”,“容易满足”,“保持距离”等有近似含义,而不像中国传统语境中,出世就意味着远离尘嚣,隐居避世。与之相反,“入世”更多代表主动作为,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的动作趋势。
在现代语境下,由于居住空间的更加聚集,人口密度的增大,一般情形下,在城市居住,远离山水,人们难以有跳出俗世的时机,纵然偶尔有亲近自然、山水之乐,也不过是偶尔的旅游,不是正常生活的常态。或许在旅游景点工作的人除外。不过越是著名的景区,可能也越繁忙,自然风景再好,当接待业务成为工作,也会有琐事占据心灵的困顿。
此外,入世与出世,很多程度上与是否建立家庭有关。一个建立了家庭的人会处于责任感,更多地走入世的道路,求取物质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即使家里有矿,恐怕也得找点事做,为培养下一代而努力营造空间。从此意义而言,更多人是不得不入世,不能不入世,他们并不具备出世的条件和资格,因为生存的原因,必须融入更大的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