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卑不亢,同“ 不亢不卑 ”。表示既不自卑,也不高傲。多用作褒义或中性。指对人的态度彬彬有礼或言语有分寸。一般作谓语、定语。这个词出现在外交场合的频率较高,通常用来形容一个出色的外交家在外邦人面前特有的风骨。也指平常人的品格。出自朱之瑜(明)《答小宅生顺书十九首》:“圣贤自有中正之道,不亢不卑,不骄不诌,何得如此也!”
以上是百科的释义。
在我的理解里,就是不带情绪的、理性的有事说事,从大家共同关心的事实真相出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人一旦有了私心,或零和博弈的心态,是不可能不卑不亢的。尊重事实、直面事实是不卑不亢的土壤。
“人群攘攘,皆为利往”,在崇尚商业的社会里,谁掌握着权力和金钱的支配权,话语权似乎就在谁的手里,媚上欺下似乎也成了公司、组织、社会的常态,至少在情绪处理上如此——对上憋着,对下发泄。
在这种病态的情形下,企业主、组织人、社会领导者……至少为了个人利益,也不得不煞费苦心弄清真相,此处,不得不佩服创立“创意择优”的桥水资本老大——瑞•达里奥,公司文化就已撇开不能直面自己、追求事实真相的人,追求个人成长、公司成长的拥有利他之心的员工进入公司,从而打造了不卑不亢的典范。
在公司层面,当负责任的领导者持续吸收优秀员工,并为其个人、家庭考虑,并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形成真正的“公司为我、我为公司”局面,不卑不亢也极为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