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节,我们着重讲了兄弟之间要和睦相处,这样才是对父母的孝顺。但是现在很多家庭,兄弟姐妹之间,为了一点利益,闹得不可开交,兄弟反目,实在是不应该。
财物轻,怨何生
把财务看得很轻,又怎么会产生怨恨呢?
兄弟之间,同气连枝,情同手足。所以古人说得好:
难得者兄弟,易得者田地。
人生在世,至亲的莫如爹娘,从你出生到父母离世,但最多陪你半世;至爱的莫如夫妇,但成家前几乎是陌路,而且尚不知是否可以陪你到终老。只有兄弟们,生于一家,从小到大。有事共商,有难共救,真像手足一般,何等情谊!
万贯家财,今日弃了,明天还可以再赚回来;但是假如失了弟兄,宛如断了手足。假如兄弟间为了争夺家产,坏了手足亲情,倒不如什么都没有,还少了很多纷争。
古人常说,财物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们不要太执着于财物,更不能不顾兄弟情分,彼此怨恨、争夺,甚至是诉讼至法院。给家庭带来不光彩,给父母带来痛苦。
作为父母,小时候如果发现孩子有抢玩具、太自私的这种苗头,就要注意给与引导。让孩子学会谦让和友好相处,告诉他情义大于财物的道理,学会重义轻财,培养正确的生活观念。
卜式牧羊
初,卜式者,河南人也,以田畜为事。亲死,式有少弟,弟壮,式脱身出分,独取畜羊百馀,田宅财物尽予弟。式入山牧十馀岁,羊致千馀头,买田宅。而其弟尽破其业,式辄复分予弟者数矣。
《史记平准书》记载了卜式牧羊的故事。汉代有一个河南人叫卜式。以种田畜牧为生。卜式有个弟弟,比他小很多岁。卜式并没有因为弟弟小而欺负弟弟,相反,卜式把田地、房屋等全都留给弟弟,自己就要了100多只羊,然后到山中牧羊。
经过十多年,羊繁育到一千多只,卜式又重新买了田地宅舍。这时候他的弟弟却把家中的积蓄花光了,于是卜式就又再分给他一些。卜式念及兄弟情分,一直照顾弟弟。
后来汉武帝时,与匈奴开战,需要很多银两。卜式多次捐出自己的财物给国家,而且不要任何赏赐和封官。后来汉武帝爱惜他的高尚品格,拜他做齐王太傅,并布告天下,用他的良好品德教育、激励天下人。
卜式品行忠厚,爱戴弟弟。他重义轻利,国家危难之时,捐出万贯家财,而不要国家任何奖赏,实在是值得后人学习赞叹。
把钱财看得太重之人,小时候争玩具,长大了争名利财产。这样的人不仅会因财忘义,而且可能会谋财害命。现在社会上不断发生各种悲剧,多数是因财而起。当然这是极端的案例。生活中,大家为了争权夺利而相互攻击陷害的事情也不在少数。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再回到兄弟之间的话题,与卜式爱护弟弟相反。三国时曹操长子曹丕即位后,因为担心才华横溢的弟弟曹植可能会威胁到自己的王位,想杀掉弟弟。碍于母亲的面子和怕落下残杀兄弟的恶名,便有了要求曹植七步之内作诗,要求既可表达兄弟之情,又不能出现兄弟二字,否则就以欺君死罪论处。
于是生死之间,就有了这首著名的《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豆子和豆秸本是同一根生长出来的,但是煮豆时,豆秸在锅底燃烧,豆子在锅中哭泣,豆秸为什么会是如此急迫的煎熬豆子呢?曹植用豆子和豆秸比喻兄弟,反问曹丕,我们本是兄弟,为何为以死相残呢?
闻听此诗,曹丕非常惭愧,于是就放过了曹植。
除了曹氏兄弟,我国历史上,这种皇室之间,为了争夺地位而相互残杀的事例屡见不鲜。如西汉时的"七国之乱"和晋代"八王之乱",前者造成国家动荡,后者之间造成国家灭亡。上到王室,下到普通人家,这种兄弟之争,结果多不好。
现代是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重利轻义。为了名利,很多人已经忘记了礼义廉耻。我们作为家长和老师都要反思,我们要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给与孩子什么样的教育,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我们现在见多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有情怀的人越来越少。当我们的思想完全被物质填充,哪里还有什么责任与奉献,这个世界只剩下了尔虞我诈,相互欺骗,这会是多么可怕。
人活一生,无非是追求人生的快乐。但是,这种快乐是有共同的社会标准的。是一种建立在利国利民的基础上的快乐。我们希望每个人心里都充满善念,尊重社会、尊重自然。彼此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到处都是其乐融融的场景。果真如此,那么整个社会就是真正和谐,人们才会真正幸福快乐了。
最后用古人这首《西江月》与大家共勉。
玉树庭前诸谢,下一田。埙篪和公弟兄贤,父母心中欢忭。多少争财竟产,同根何苦自相煎。相持鹬蚌枉垂涎,落得渔人取便。
希望每个家庭都可以兄弟和睦,家庭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