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放寒假已不到二十天,这周所有课程就会结束,下下周是考试周,主要是考高数和英语。中间已断断续续考过几门副课,节课一门考一门。
下午是这学期最后一节高数课,按照正常理解这节课老师会说一些关于考试的重点题,所以人来的特别多,平时很富裕的座位现在居然紧张起来。少许人拿着崭新的课本来划重点,比如许航,他的书好像只写了名字和班级,还有上次补作业时划的几道横杠,除此之外再无他物,崭新的让人心疼。
老教授看到这满满当当一屋子学生,虽然他们的目的是划个重点,考及格不挂科,但教授还是很欣慰:不管什么目的,至少人来了。教授今天上课状态特别好,声音都比往常大了许多,除了既定课程外,还说了很多课本之外很有趣的故事,信手拈来的经典故事被大部分学生渺渺略过。他们还是愿意来点更实在的东西,那就是重点例题,其他的才不管,又不能让自己及格。
直到下课,教授也没说半句关于考试的事。和兴趣爱好以及追求比起来,考试在他看来根本就不是一件值得提的事,真正学到的东西是没法考试的;学生往外走,抱着划重点来的都带着失望无奈的表情回去,本想在书上圈点东西好省力复习的愿望正式宣告破灭,一节课过去崭新的书依然崭新,依然没有痕迹。接下来只能靠自己,用十来天的时间学完一本书。
通常大家都很重视期末考试,至少提前一周复习,毕竟痛苦一星期,幸福一假期;但也有很多人铤而走险拖到最后几天才捡起书,特别是考试前的最后一晚,效率达到顶点。许航属于后者,考试前两天依然去了网吧。在考试前一个下午加晚上,他开始疯狂背公式和经典例题。他坚信:有枣没枣,打三杆子试试,说不定到时候就能碰上一两道眼熟的,写个公式多两分就及格了。
考试那天天气出奇得好,一个暖阳大晴天,但是学生中却弥漫着一股凝重的气氛,甚至是悲壮。有些人还在脑子里整理昨晚刚背的没记熟的公式,这些是救命稻草,万一不会就往上写,不能留空白,即使驴唇不对马嘴也顾不了了,他们唯一的目的就是期末考试及格。
两个小时很快过去了,会做的不会做的也都随缘了,只是有些人依然抱有希望,交卷时还能改两题。
回到宿舍,关慕林注意到许航表情不太好,一个劲的叹气自言自语:唉,考试完了,陪我过这个年的是高数书了。好在英语老师划了重点,不至于带两本增加负担。
考完就是假期,假期性质却不同,考得好的轻松过年,掠过及格线的劫后余生感激命运眷顾,没及格的就只剩忧愁苦恼,毕竟要准备下学期的补考。唉,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晚上四人出去吃散伙饭,第二天回家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