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亦假时假亦真,无为有处有还无】这句出自曹雪芹红楼梦里的对联!其内含意义之丰富,难以尽叙。但简言之:
当你把真实的东西当作虚幻的东西来看待的时候,那虚假的东西甚至比真实的东西显得更加真实。把不存在的东西说成是存在的东西时,那捏造的虚假事实甚至比存在的事实更显真实。
尘世间许多人往往把假的东西都当作真的了,反倒把真的东西当作假的了。
貌似顽劣花花公子的贾宝玉,是一位真正有思想有头脑,有才能的,更是有着累世修行的智者。但是在大家的眼里,他就是一个沉湎于男欢女爱、花前月下没有出息的纨绔子弟;反而那个甄宝玉被认为最是有出息的,开始也跟贾宝玉一样同是一个秉性脾气,但是发展到后来,甄宝玉走上了仕途经济的官场道路,最终被认作是真宝玉。
这个事实告诉人们:在众人眼里那貌似真正没有才华者,反而变成了好样的;那些真正有本领的人却被人误以为是假的,不咋地的。
相对于潜心学道的人来讲:
首先要认得出何谓真?何谓假?
然后才有可能真正加入修道的行列。
学道者须将自己当作戏剧的演员。虽饰演人生遭遇的坎坷曲折顺利通畅,以及名闻利养毁誉得失,乃至世间的离合悲欢等等,扮演的外在形象(如喜、怒、忧、思、悲、恐、惊),仿佛真实发生的一般,可是内心深处却无动于衷、安之若素。
这是为什么呢?能够不动于心成这个样子?
因为饰演者清楚地知道演的只是角色而已;剧中情境也是编剧打造出来的,都是假的。只不过互相对换了个位置,移动个情景罢了,而对于自己没有任何伤害的缘故。
学道的人如果能够这样思考观察,便可以悟道。
又比如观看木偶戏。提偶者提着木偶人手舞足蹈。凡人看的是木偶和偶线,却不想想线上面有人,是有人操纵提动拉线才使得偶像做出各种动作。一旦提偶人停止拉动,偶像和线虽然还在,木偶却不能够动了。
如是观之, 我们人的形骸躯体不就是偶人么?
精气血脉不就是拉偶人的线么?
真性(佛性、真人)不就是那提动木偶的人么?
再瞧瞧那些变戏法的人,通过不断变换手法形象与品质,以此来吸引观众。没有智慧的人见到,眼花缭乱、意惑神迷,甚至赞叹为奇妙!
世间一切有为的方法,都是你来哄哄我,我来哄哄你;颠颠倒倒,倒倒颠颠,跟那个耍戏法的有什么差别?
若见到这一切能够做到眼睛不为之晃动,心亦不被剧中情景所迷惑,那就接近道了。
又比如观看皮影戏。那挑灯移影的人,点燃灯火击鼓鸣声,邀约大家都来观看。观众的心与目光,一齐随着影子转动,丢下自己一个空壳,却不知道去看看,等到油尽灯灭,所有幻象姿态,都归于消亡。
有智慧的人看到这一切,也可以悟道。
只当作是无中而生有而已。
有也是没有,即便是暂时的有,但终究还归于无。
无也不是没有,这是为什么?
因缘际会,和合而成为有。那个有因为无自性(本来面目、真人、佛),所以说没有,这是为了破除执着身心常住的见地,即是偏于有的邪见;
性空自然没有(一切事物的现象都是因缘和合产生,暂生还灭,没有实在的自体),也无法显示出真实的本体,那因缘和合的元素还存在,因此说不是没有。以此来破除执着身心断灭之见,即是偏于无的邪见。
由上述分析可知:小到昼夜之间的生与死;大至朝代的兴衰及世纪更迭。都可以触类旁通了。
学道人必须知晓唯有一性(真人、仙佛)是真,万般诸缘皆假;一切日用养生物品,更是假中灰尘与污垢!
如此思之还值得与平庸之流,顽劣之辈争执多少?比较美丑、善恶于尘世污垢之间呢?
白鬓老人说:
演戏的人尚且知道剧情是假的;可有学问或学道的人却执着这个世界是真实不虚。难道学者反不如演戏的么?
这是由于欠缺实修实证,没有觉悟的缘故啊!
说那不存在有,是用来破除执着身心常住且偏于有的邪见;
说有也不是无,是用以破除执着身心断灭且偏于无的邪见。
上述这二句话尤其精妙!学道人如果能够将此参悟透彻,自然不执著有和无了。
覚明居士:
学道真假须厘清,若然误判祸非轻;
认假作真心无主,随波逐流迷道经;
慈颜环视观戏众,目炫心惑神魂侵;
随其百般幻象转,但留躯壳任怨辛;
魂飞魄散日渐老,无常将至徒悔青;
浮生在世戏一场,诸般角色频主宾;
凡人认假缠缚有,浅智妄执无亦亲;
纵览世间有为法,哄得迷人颠倒倾;
执有着无皆住断,似相非相如来欣;
参得万缘皆属假,外宛内坦一性真!
无戒21天日更挑战营 RULAI333 覚明
2017年7月31日於美茵茨静心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