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读书笔记吧!
6/21 7.7
今日份阅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P1-19
作者:尹建莉
我的收获:
1. 当孩子必须要承受一些痛苦时,家长应平静自若,不要表现出焦虑。用孩子能听懂的语言告诉孩子为什么要承受这些痛苦以及多大的痛苦,不过分夸大和缩小。要激发孩子的勇气。绝不通过哄骗或收买的方式达到目的。
2.不要捉弄孩子,不要居高临下地利用孩子的幼稚,故意让孩子犯错,哭泣和害怕,来逗大人高兴,从而给孩子带来羞辱,担忧和失落。
3.家长一定要注意所有言行中蕴含的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只有前后统一的东西,才能潜移默化到孩子身上,并稳定在他们心中,成为他们做事的风格。
7/21 7.8
我的收获:
1.孩子不是为“长大”或“成功”“成才”活着,孩子首先是为“童年”或者,我们要让自己的孩子有过做天使的经历,不要让他生下来只能做没有翅膀的凡人。
2.只有孩子自尊自爱,在青春期和异性交往时觉得坦然,正常,才能产生自信和理性,才能做的端庄自在我,才有自我控制的能力。
3.只要大人内心阳光,孩子内心也会很阳光,成人要以干净的目光看待孩子,以健康的信念理解孩子,才能让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
8/21 7.9
今日份阅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P32-38
作者:尹建莉
我的收获:
1. 欣赏孩子不是只赞赏他的优点, 更是如何看待他的缺点。
2.家长要从内心认识到儿童成长需要“试误”,凡事该让孩子自己去考虑,去做,多犯一些错误,才能慢慢学会做的不错。
9/21 7.10
今日份阅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P40-49
我的收获:
1. 被古诗滋养的孩子,得到的不仅仅是诗情和文才,实际上也成为被生活和命运多一份垂青的人。多陪孩子读读诗歌也不错,陶冶情操[奸笑]
2.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是一件非常奇妙的事情,更容易唤起孩子的兴趣,也会让双方都有很强的成就感。
10/21 7.11
今日份阅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P50-52
我的收获
1.对一个孩子来说,他内心自信平和,比谨小慎微重要;凡事有好奇心,比凡事不出错重要;他有自我选择的勇气,比选择正确更重要。
2.心理正常的幼儿往往比较自我,他应该更专注于自己想做什么,而不会考虑别人的评价如何。
3.允许孩子犯错误,给孩子自由,本质上就是在教会孩子宽容。
11/21 7.12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P53-75
我的收获
1.把学习生字融汇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在大量的阅读基础上,是非常有效的教育方法。有意义的学习才是有价值的。
2.少年儿童应该从生活中学习,在做事中去学习 而不是在书本里学习。
3.想让一个孩子变得更聪明,就让他去大量阅读吧。书籍就是一根魔杖,会给孩子带来学习上的一种魔力,能让他的智慧晋级。
12/21 7.13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P76-87
我的收获
1.孩子的阅读就是他最好的修炼过程,润物细无声的滋润着他的潜能。
2.好阅读是尽量用书面语,快快读,在乎读了多少,不在乎记住了多少。
13/21 7.14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P88-118
我的收获
1.在教育中,想要孩子接受什么,就去诱惑他,想要他排斥什么,就去强迫他。凡是达不到目的,做得事与愿违的家长,一定是把方法用反了。
2.对于写作来说,最大的技巧就是“写真话”。
14/21 7.15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P119-145
1.如何对孩子进行品格教育?不需要说教,不需要奖惩,所有的教育都在日常生活中。品格决定命运,童年影响一生。
2.孩子天生不会说谎。只要没有诱因 孩子就没必要拿谎言来为难自己。
3.我们一直特别鼓励孩子有独立见解,在任何事情上都不要人云亦云,在任何 时候任何场合下,都要真诚地,尽量有高度地看待一个问题,而不是仅仅顺从于他人的思想或某种习俗。这实际上就是在培养他的批判意识。健康的批判精神应该是视野开阔的,是有高度的,所以应该是具有宽容气度的。
4.爱孩子,就帮他创造一个和谐的局面,不要给他制造麻烦。
15/21 7.16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P146-158
我的收获
1.一个孩子在未来生活中的踏实度,取决于他成长中多大程度上受实事求是这四个字的影响,取决于他长大成人后的思维方式与这四个字有多接近。给予孩子这四个字,比给他黄金更珍贵。
16/21 7.17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P159-183
我的收获
1.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如果总是制造孩子的主动性和成就感,他就会在这方面形成一个好的习惯;如果经常让孩子有不自由感和内疚感,他就会在这方面形成坏习惯。
2.一个始终被尊重的孩子,一定是一个懂得自尊自爱的人,他绝不可能利用家长的善意去做任何让他感到耻辱的事。
17/21 7.18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P184-214
1.一个人不可能既讨厌一件事,又能把一件事做好。所以,学习不要“刻苦努力”,就是不要 把学习这件事和一种令人不舒适的“苦”的感觉联系到一起,要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 。小学阶段主要解决学习兴趣问题,初中阶段主要解决学习方法问题,高中阶段拼的才是勤奋。兴趣,方法和勤奋是一个因果关系,前一项不存在,后一项就不能很好的实现。
2.家长说过的任何话都会在孩子心中留下痕迹,好痕迹 产生好影响,坏痕迹产生坏影响。
3.孩子考好了不奖励,物质奖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却会产生不少副作用--转移了孩子的学习目的;破坏了孩子实事求是的学习精神;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对立情绪。
4.再辛苦,也要尽量亲自带孩子,而不是因为某些原因把孩子送到奶奶姥姥家或找保姆。因为儿童成长的每一天,每一种境遇都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
18/21 7.19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P215-258
我的收获
1.做家长的素养和理性就表现在每当你准备采用什么方法教育孩子,都要就你所采取的手段思考一下:你想强化的到底是什么,你采取的方法是孩子喜欢的还是反感的 它对儿童的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是激励的还是消极的,是眼前的还是长远的,是高尚的还是庸俗的?
2.家长和孩子都不要去控制对方,都要做“听话”的人,想有个听话的好孩子,首先要在孩子面前做个“听话”的家长。
3.家长少说废话,孩子才会认真对待你有用的话。
20/21 7.21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完结
我的收获
恰巧在最后一天读完了这本书,用了半个月时间,读书的过程中有很多次“哦,原来是这么回事”的想法,的确对教育孩子而言,书里写的很贴近生活,可以看见自己小时候的样子。最后用蒙台梭利教育理论总结孩子教育的基本原则:尽量少干预儿童主动性,即给孩子最大自由,给他们以尊重 发展孩子潜能,让他们学会独立做事,独立判断。
以上是这本书的读书笔记。
这是一本被很多人安利过的书,读过才知道,写的是真的好。不是说词藻多么华丽,道理多么深刻,而是着眼于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教育问题;着眼于家长都有的教育的困惑。
孩子都是天真的,天生也是感恩的,对于各种“问题儿童”,“问题少年”,究其根本症结并不在于孩子身上,而在于家长自身的教育问题,观念问题。本书中作者有许多与众不同的教育观点和教育方法,有些甚至不能为家长所接受,但其实都能真正的帮助,教育到孩子,而这些家长因为不愿改变自己或者急功近利而不去运用这些方法。
想要改变孩子,首先家长自身必须改变,改变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方法。最简单的孩子不吃饭的问题,令许多家长头疼不已,变着花样做饭孩子却吃不几口,其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顺其自然”,孩子饿了自然会吃,一顿不吃也不会饿到孩子,也不会营养不良,吃饭也要给孩子自由,不逼迫,不硬来。
作者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教育理念就是让孩子多阅读,让孩子在阅读中成长。这个阅读不仅仅是指读作文集之类的和学习有关的,更要读大量课外书籍,小说,传记等等,只要孩子喜欢,无论那种类型的书,只要是健康的都不要阻拦,认为读这些无益,其实恰好相反,孩子可以慢慢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丰富自己的知识,增长自己的见识,也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
孩子出现各种问题时,家长不要急于说教,而要把教育放在日常生活中,生活中处处都有教育的机会,但不要让孩子觉得是在单纯的教育他,所以,教育要融入生活,就会变得容易的多。
给孩子自由,不过多干涉孩子的成长,让孩子保持阅读的兴趣,以身作则,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这就是比较好的教育吧!
最后想说,和孩子一起成长,一起学习,变成更好的自己!
后记:
这是第一次在简书上写东西,从小文笔就超烂,总感觉脑子里没有东西,想写的东西表达不出来,想来也是阅读太少的缘故吧,之前读完一本书,就结束了,书的内容时间长了就忘了,现在读书每天打卡,等于每天写读书笔记,读完再来一个整体回顾,很好,感觉把一本书读的很透彻 ,切切实实地叫做读完一本书,希望可以一直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