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我的妈妈带我去拜访了彭骞彭老师。彭老师的一生可谓是十分的传奇。彭老师自我觉醒的非常早,他尝尝问自己,能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我能为社会做什么?
彭老师在20岁时很清楚,30岁以前不谈钱,对社会的价值是重点。彭老师爱思考,从小独立,三年级就开始做饭洗衣。彭老师和我说,他从小就感受到了死亡的可怕。因为她在童年时看到过村里的丧事,让人成长,看道德经死亡之道,生生不息
怕死就活得小心翼翼,机会大学读到研一的时候,彭老师意识到他自己想走的并不是这一个酒店管理学的道路,在读研一的时候,便辍学来到深圳,加入那时才刚刚开始发展的学而思。在学而思彭老师担任人事,在短短的一年里面,彭老师把团队从十几个人,发展到两百多人,这是何等的壮举。彭老师和我说,在那段时间里,他每天都在各地寻找合适的教学地,每天四处奔波,没什么机会休息。有时候走着走着,在石凳上休息的时候睡着了,过了不到半个小时,醒来了,会和自己说“哎呦怎么睡着了,得起来继续了。”就起来继续当前的工作。彭老师在学而思干的这一年多,实现了学而思从零到一的突破,为学而思以后的上市打下来坚实的基础。彭老师离职是因为老板对他说,他现在没有研究生的文凭很吃亏的,劝他回去继续学业。在暑假的时候,彭老师还会去学而思工作。在那时,彭老师就拿着5000元的月薪。02年的5000啊,那是什么概念。彭老师,完成了学业那拿到了硕士证书,然后回到了桂林来参加旅院的面试。 彭老师跟我说那个时候他本来是不想通过,本来都穿上西装了,却换了一件毛衣。笔试的时候,彭老师说,毕竟他专专业素养在那里,也不可能乱打一通。所以说,彭老师最后拿到了一个89分的成绩,在面试的时候又是很高的分数通过,彭老师跟我说面试的人说他什么都好,就是穿了个毛衣来面试。在旅院只教了两年,突然又组织干部进村的活动,其他人都避之不及,但是彭老师缺没有不想去的感觉,甚至还有开心的情绪。就这样,彭老师开始了他和乡村的情缘。贫驻村的孤独感,看在土里刨食,理解父母,自己重活一次,发现自己了的潜质。
彭老师说,乡村是有多种可能的,它本身是有动力的,让它自己去找。在乡村,彭老师做过农场,私房菜馆,在道山村想搞生态农业。成为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这一个问题彭老师用了20年的时间才找到
彭老师和我说,他想组建一个小而美的团队,好好工作,好好生活
最后,彭老师对我说,少年要立志,不界定自己
在这次和彭老师的对话中,我学到了:
1学时会问,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你对社会做了那些贡献?
2专业是手段
3目标要清晰,知道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对自己的要求是成长,人的价值是在于奉献
4,开窍了做事情要达成什么目标
5人的成长,思维能力很重要,实际是专业不重要。
6要好好生活,站在你是生活主人翁的角度,去面对你的生活。
原来的学科知识就会打破了
7能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我能为社会做什么?
8成为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
9从行业里了解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