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图书馆坐了一下午,看了会儿书,又在金黄色的阳光下小憩了一会儿,醒来已经迟暮,沐浴在这宁静的氛围里,整个人都是轻松的。
今天太阳很好,下了几天的雨此刻消失的无影无踪,四处都是虫鸣与鸟叫,突然感觉,春似乎悄悄地到来了。前些年的时候,我还在老家,也是如此一般的下了很长时间的雨。
夏的雨与春不同,天空伴随着雷鸣的瓢泼大雨,转瞬间又变得晴朗,只有地上的一片狼藉仿佛才能证明,它曾来过。骤雨初歇,我路过塘边,惊奇的发现,塘里竟开满了优美的荷花。真是“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在图书馆的角落,窝在座椅上看一本名为《慎独》的书。慎独最早出自于《礼记·中庸》与《礼记·大学》。《大学》中言:“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意是为人要诚实,不欺骗自己,如此才能心安理得,君子独处必须谨言慎行,使其不肆意逾距。《中庸》则进一步丰富了慎独的标准:“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忽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它强调不要因为别人看不到就放松要求,也不要因为事情小就得过且过,隐秘的言行和细小的事情往往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品性,不要在隐蔽细微处表现出与道德标准不相符的言行。
初读这本书的时候感觉,次数无非是一些杜撰小故事已达到说教的鸡汤文学,后面仔细的品读了一番,发现自己还是浅显了。确实书中讲的一些道理对于为人处事是很有帮助的,也能帮助自己塑造自己的人格。
书中说:“真正有胸襟的人不会受到一点儿打击就难以忍受,而会像河流一样不去在意。越宽的河流,其容纳的广度越大,直到变成大海,所以人们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想要接纳,先要容忍不完美。大地接纳树木,就要允许树木汲取自己的养分;海洋接纳鱼类,就要接纳鱼类给自己造成的污染……真正的接纳是一种包容,不但要接受优点,也要接受缺点。一个人对其他人的接纳也是如此,不但要接受别人对自己的好意,也要接受那些不经意间造成的伤害”
突然想到自己,自诩为大度,不拘小节,实际上只是拘于表现、面,在人前迫于对完美形象的保持从而装作大度,而背地里又会义愤填膺的跟其他人去吐槽,其实还是因为内心太狭隘而又放不下面子罢了,这种假象会摧毁一个人对自我的判断,使之过分的自负,最后自我瓦解。
我发现自己要走的路还很长,刚刚开始,有时候会有一种错觉,自己已经走了很久了,已经离目的地不远了,但是每一次看书,每一次自省,都在一次一次的校正这些错觉。读的书多了,思想的广度就变得大了,慢慢的,我们终将会达到自己的目标,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