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任何人都不抱希望,但是对任何人都永不绝望。 --明海
成功的说服是不说服。把你的目标变成对方的目标。
说服 = 说话有分量+凿穿心里防线。
怎么才能让自己说话有分量?强准备,用足够充分的准备所带来的心里优势和信息优势。
如何凿穿心里防线?吹风和慢熬。吹风的意思是,在正式说服前,通过各种非正式的方式向对方发射信号,让对方充分发挥意见,把他的意见融入方案中。如果对方没有被说服,就继续挖掘对方不同意的原因,优化方案,慢熬。
用新方案代替旧方案时,找出对方抵抗的原因,了解问题的实质、尚未满足的需求。也可能对方在捍卫某种价值,尊重他的价值,对方就会成全你的方案。
说服力的终极武器:可视化。
这个章节我觉得我最主要学到的是,如果对方心里有成见,怎么也说服不了了。我们就要想想,一定有什么他捍卫的价值,投射到了原本的方案里。那么我们就要把那个价值融入到我们的新方案,通过这种方式说服他。以前遇到这样的人,都觉得对方是无理取闹,为反对而反对,没有从这样的角度来思考过,而当我们觉得对方莫名其妙时,自然就无法做出适当的调整,或更好的方案,也就更加难以说服对方。不管是在工作上或是生活上,了解对方的立场及意见,调整自己的新方案,把对方在意的点融入新方案中,这样的沟通就比较容易达成共识。
例如周末的安排,三家人想要聚会,但是三家人住的地方距离大约要开车一小时,大家都想约在自己家附近,如果只针对这个问题僵持,就很难达成共识。这时如果能够先了解对方在意的点,其中一家喜欢爬山,如果先安排爬山行程就愿意跑远一点,另一家孩子第二天要学跳舞,不能太晚回家。这时如果我提出的方案是,在我家附近找一个爬山行程,三家人一起去爬山,然后再到我家吃喝,晚上嫂子吃饱先带学跳舞的孩子回家,朋友睡我家空房,周日再回去,这样的方案考虑到对方的需求及在意的地方,就比较容易接受,而我也能顺利说服朋友们约在我家附近。
还有书上说的吹风技巧也是很需要学习的。有些人总是喜欢盖着自己的方案,到正式开大会的时候才公布,似乎这样才能让人眼前一亮,我也曾经这样做过,但是几次的经验都没有收获到惊喜,因为很多人第一次听到方案,抗拒的心态比较强,而且没有咨询过其他人,有一些别人在意的点没有纳入方案中,造成方案无法在会中做确认,需要会后再做很大幅度的讨论及修改。
书中还有一点我觉得也是非常重要的,说服并不是强迫或是洗脑别人接受自己的想法或意见,而是结合双方的意见,整合而成方案,达成双方都想要达成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