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样做老师》读书笔记2

老师看到学生吵架,吵得十分难听,会怎么处理呢?以什么角色去处理?

老师可以扮演一个大发雷霆的莽撞的角色,使自己生一顿气,也使学生一 顿气。                                              老师可以扮演一个不负责任、听之任之的角色,结果学生愈来愈淘气,教师的威信也越来越低。                      老师可以扮演有极丰富经验的教师角色,给学生分析吵架的弊端和危害的角色,帮学生订出避免吵架的措施,使学生佩服得五体投地。                    老师可以扮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时不刻不面对各种角色的选择。面对同一件事,我们可以扮演多种角色,在生活这个大舞台上面,我们更扮演着多种角色,我们千万不能把自己封闭在一种角色里出不来。

在课堂上面,我是一名学生;            父母面前的我是一个孩子,是乖巧懂事的女儿;                                        走在大街上,我是路人甲;                进入商场里,在优秀的售货员面前,我是被热情接待的顾客;在满腹牢骚,刚在家里吵完架的售货员面前,我完全可能成为出气筒;                    …

地球上不少麻烦的事就是有人总想着高人一头造成的。高人一头,还是人吗?他们想成为不是人的东西,在老百姓头上,老百姓不让,于是便斗争起来。

总想着自己在人格上和最平凡的劳动者一致,这样便能演好自己“人”这个角色。倘若不寻找积极的角色来扮演,明明是挤火车者,却不肯安心,总是牢骚满腹,一百个不平,一千个不忿,甚至埋怨:“人民大会堂主席台还有我的位置,怎么坐火车反倒连个座位都没有?!”这难道不是自我折磨吗?

变换角度思考问题,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生活,容易成为一个成功者。

结合一下自身:自己在角色扮演方面也存在着把自己看太重的情况,明明是一个普通朋友,却要人像对待知己/闺蜜一样待我;在家人面前,有时总在扮演一个“指挥者”“智慧人士”,明明没有那本领,却不肯好好扮演孩子的角色,搞得自己精疲力尽,又痛苦不堪。实在是在做傻事!

学会比较是一种修为。

如何积极的与人比较呢?

1.机遇和差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同那些更差更苦的比。盛夏,练钢炉前工人正挥汗如雨;严冬,战士在冒风雪值勤。我只是在教室里上课,我是幸运的,我该加倍珍惜。                如果不这样比,而是和那些不费力就飞黄腾达的人比,和那些靠偶然幸运取得成绩的人比,那就很容易使自己怨天尤人,或埋怨自己生不逢时或埋怨自己没有出生在联想的家庭,因而自暴自弃,放弃自己的努力。            2.干劲要和足的人比。烈日下农民挥汗锄地,夜间小摊叔叔阿姨忙忙碌碌的身影,街道上环卫工人哼着歌在扫除落叶…和他们比,我总觉得自己还差很远。                                          反过来,如果和那些上班不工作,喝水看报纸,或做事拖拉没有激情,却拿着薪水的人比,便越比越没劲,越比越泄气。                                        3.待遇和低的人比。我国农民绝大部分,付出的劳动量很大,可得到的报酬不成比,少得多。这样一想,自己拿着800元的补贴,岂不是很幸福了。                                                  如果尽干傻事,和那些高薪资高待遇的人对比,就会陷入自卑,无能的痛苦漩涡。                                          …

比是一门学问。它可以不用物质,不用金钱,不用地位就使人获得幸福、自信、欢乐、进步、兴奋……比确实奇怪,通过比,有多少人化萎靡为振奋,化痛苦为幸福,化自卑为自豪,化怯懦为勇敢。

结合自身:我与家境好,家庭教育健康的人比,与拖拉工作却仍有些出色的人儿比,与付出少回报多的人比→就是在做傻事 。

尊人者,人尊之

每个活在这世上的人都有强烈的发自内心的需要,需要别人的尊重、理解、关怀、信任…

那么怎样才能得别人的尊重呢?

首先从自己开始做起,培养自己尊重人的品质首先向对方、向他人输出尊重的信息。

下面以一个问答来扩展见解↓

问:帮助了没良心的人,也能够得到他的帮助吗?

答: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好吗?

问:那天李华同学问我数学题,我给他讲了,可是,第二天有一道物理题我不会,李华是物理尖子,我请他讲,他却不告诉我。

答:那你也得到帮助了。

问:他不告诉我,我得到什么帮助?

答:你得到两点帮助,首先你在给他讲数学题,加深了你对数学题的理解,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其次,他帮你开阔了胸怀,第二天,你问他物理题,他不告诉你,倘若你不计较这些,给以充分的理解与谅解,你的胸怀不比昨天开阔了一寸吗?

答:听了,笑之。

结合自身:我渴望别人跟我说话时能够尊重我,用心听我讲话,而不是边刷手机遍瞥你一眼,但是自己又何尝没有做过类似的事情呢?所以什么时候自己学会去尊重别人,认真听别人说话时,他就会反过来尊重我同时我还会犯错误的认为,一定得别人先来给我打招呼,否则就难以撬开我黄金的嘴,这肯定不正确,我得先跟人家打招呼。所以想要什么时,都得先付出什么来,才能够有回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