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落下帷幕的期中考试,这几天一直耿耿于怀。
学生的成绩有那么一点的差强人意,对于力求完美的我,这一点点和别的老师平均分的差距,让我这几天寝食难安,虽然知道这是不对的,学生不同,班级不同,即使是同一个老师带不同的班级,差距也是有的。
可是因为特殊的情况,让我有点怀疑自己能不能很好的胜任初中的语文教学,怀疑了起自己的业务水平,自从参加工作以来,兢兢业业,认认真真,一点点积攒起来的教学经验是不是已经过时了?
从毕业那一年起,便承担高中语文教学,一教就是十五年,从初上讲台的青涩到慢慢的熟练,慢慢成长为一个可以独当一面高中语文教师,其中付出了多少,只有自己知道。可是教育局的一个决定就改变了这一切,我从一个高中教师变为初中教师。
在怀疑自己能不能很好的适应初中教学的我带完前年的高三,直接“下放”到了初三,对于如此决定我觉得不可思议,甚至有些“疯狂”,尽管一些老师给我说“教得了高三,初三自然没问题,知识嘛,大同小异,而且初中比高中简单的多,没问题了。”是吗?没问题,我对此却没有一点点的信息,毕竟对于初中的知识体系从未涉猎,初中课标、考纲、考点也不曾关注过,就这样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上初三能行吗?我对自己持怀疑态度。
没办法,学校已经决定,总不能落一个“不服从工作安排”的名声吧,硬着头皮上。刚一上阵,就发现了一个问题,以往带高三的时候,到高三的时候新课基本已经上完,必修1到必修5的内容已经结束,选修的内容也基本结束,剩下的也不是很多,高三一年几乎都是带领着孩子们去复习冲刺高考,而初三则不同,有两本书需要去讲,讲完后才能进入复习备考,这是我以前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怎样平衡新课和复习之间的关系,成了我最头疼的问题,是先上新课再复习,还是边上新课,边复习,双管齐下好了?我不得而知,问其他有经验的老师,给我的回答是:都可以,你觉得哪种操作起来方便就选哪种。
哪种方便了?我没有试过,不敢贸然做决定,只能一点点的摸索,发现初中和高中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那就是初中注重基础,而高中则注重能力,只有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才能一点点的提高学生的能力,按理说经验丰富的老师会给学生更多的引导,而我了,却是边学习,边教学生,可以说是现学现卖,心里总是觉得对不起学生。
没有办法,只能依靠我一直以来深信不疑的“勤能补拙”这一信条,一天天早早的来学校督促学生的背诵、默写、字词听写,一个字一个字;一个词,一个词;一个单元,一个单元;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一册书,一册书过。听学生的背诵,查学生的默写,分析学生的阅读答题情况,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重点题型的重点讲解,规范答题意识,强化应试技巧,一点点的和学生一天天的进步着。
在最艰难的疫情期间,也没有放松中考的复习备课,每天盯着手机,看学生发过来的各类作业,虽然师生不能见面,但心与心却靠的更近了,心里都在憋着一股劲,为了中考。
就这样送走了自己的第一届初中生,虽然觉得已经尽力了,但内心深处却一直觉得对不起孩子们,觉得没有带中考经验的我,是不是拿孩子们“练手了?
今天一来学校校长就告诉我说,你又得奖了,下午咱们一起去教育局领奖。得奖?什么奖?不太相信自己的耳朵(开学初学校已经奖励过了,是上期的教学标兵。)教育局的奖,没有想过。结果校长告诉我说是今年的中考成绩优异获奖了,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里如释重负,起码对刚送出学校的孩子们,我的内疚减少了一点。
一切刚刚好,让我从期中考试的阴霾中抽离出来,不再怀疑自己的能力,然后带着信心,重新适应一段新的教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