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分享的内容就是:在沟通中请大胆表达出你的坏情绪。
这句话听上去有点反常识,我们通常认为,在跟别人说话的时候,要是坏情绪来了,那还是忍着点好,不然会闹得大家都不愉快,但专家们可不这么看,他们说这是极其错误的,如果一味地压抑情绪,你不但无法控制情绪,还会把沟通推向糟糕的境地。
一、为什么不能压抑情绪?
在沟通中,当我们压抑了自己的情绪时,会产生三种后果。1、缓缓渗透:没表达的情绪会在沟通中泄露。
你以为你用内力压制住了不良情绪,它就会乖乖作罢?它才不会善罢甘休呢!它会自己主动寻找突破口,然后慢慢地向外渗透,在你的沟通过程中笼罩上一层感情色彩。它从你谈话的语气和声调中释放出来;又悄悄左右着你的肢体动作和面部微表情。在不知不觉中,你开始变得过激或者沉默,如此一来,沟通效果大打折扣。最终,被压抑的情绪就像短暂安静的小蛇,总想伺机反咬你一口。
2、惊涛巨浪:没表达的情绪会在沟通中爆发。
情绪的力量是惊人的,它可以从涓涓细流逐渐汇聚成滔滔大河,而你却将这一发不可收拾的情绪洪流封锁在内心的闸门里,小小的防线关得住它吗?忍耐多次以后,宣泄的欲望如此强烈,以至于你做出了很多平时未有的过激反应:大哭、大吼、摔东西、摔门等破坏性行为。你的内心早已波涛汹涌,洪水破闸,一触即发,情绪失控在所难免。
3、嗡嗡作响:没表达的情绪让聆听变得困难。
人有两只耳朵一张嘴,聆听的作用不言而喻。在沟通过程中更是如此,我们只有听明白了对方的想法,友谊的小船才能说开就开,驶向达成一致的彼岸,否则就是无效沟通,无法上船更无法靠岸。然而,被压抑的不良情绪却在我们的谈话中搞事情,它充当了一个干扰器的角色,膨胀的情绪在我们的意识里嗡嗡作响,使得我们走神,听不进对方的声音,只关注自己失控的情绪,从而阻塞沟通。
(二)那为什么压抑情绪会带来这么多的负面影响呢?
我们从生理和心理两个层面来回答这个问题:
生理上——当我们情绪变得强烈时,它会收集负面能量,然后迅速扩张,形成一股破坏力量,并直接反映在我们的身体上。我们会出现心跳加速、血压上升、肾上腺素分泌激增、血糖浓度提高、瞳孔放大等现象,美国著名心理学家John Gottman称这种现象为“情绪涨潮”(emotional flooding),这种情况并不利于双方好好沟通,解决问题。
心理上——压抑的情绪在心理上得不到疏导时,会给你的内心带来一种背包袱的沉重感,从而增加你的压力,分散你的注意力,从而导致沟通效率下降。甚至,这些情绪还会降低你的自尊、破坏你的人际关系。
所以,压抑情绪不但不能让我们客观地解决问题,反而会给沟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二、为什么我们要表达出负面情绪?
当你的沟通遇到障碍,产生坏情绪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这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是作为人类天生的反应。
你要做的,就是把它表达出来。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一旦你表达出来,事情就会变得不一样。
虽然无法根除坏情绪,但我们却可以通过学习,用语言释放情绪,表达情绪,让沟通变得顺畅。
这里引入一个概念“情绪词”(emotion words)——“愤怒”“伤心"“高兴”“委屈”“担心”等描述情绪的词汇都属于情绪词。美国心理学者Kristen Lindquist认为,当你使用这些情绪词,来说出自己的感受的时候,就已经开启了情绪的自动调节过程,也降低了你对外界和自身的不确定的感觉。也就是说,当你说出情绪的那一刻,你就释放了自身的情绪,开始接纳自己的感受,疏导了情绪的河流,对话的感情基调也随之改变。这个时候,你的情绪就不再是双方谈话的阻碍了。
同时,用情绪词表达情绪,也能帮我们在沟通中,更好地面对、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是我们的大脑结构决定的。大脑中的杏仁核是产生和管理情绪的组织。从我们的感官(眼睛、耳朵)接收到信号,到杏仁核激起情绪反应,在脑中共有两条通路(如图)。
第一条通路比较短:信号——丘脑——杏仁核;
第二条通路更长,信号——丘脑——新皮层——杏仁核。
可以看到,第二条通路比第一条通路多了新皮层这个环节,新皮层这个大脑组织的作用,就是帮助我们收集更多的信息,做出更理性和更好的判断。
第一条短通路则是感性战胜理性,如果我们只利用第一条通路,任情绪宣泄,也许就会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
当你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一开始,我们的情绪是从第一条通路产生的,是很激动和直接的。但是这时,我们可以用情绪词再走一遍第二条通路。情绪词属于语言,而新皮层和语言功能息息相关,当我们使用情绪词的时候,就是在进行第二条通路。不但我们的情绪得到释放,新皮层还帮我们在沟通中变得更理智,收集更多信息,更好地分析问题,和对方达成共识。但是如果我们只顾宣泄情绪,比如随着性子破口大骂、大哭和摔门的时候,选择第一条通路的话,对沟通只是有害无利。
三、怎么表达情绪呢?
虽然知道了要表达,但表达也不能乱来,我们要学习表达的正确方法。
1、表达情绪的原则
关键词:勇敢、平等。
首先是勇敢说出坏情绪。
我们要用情绪词直接表达,比如“我很生气”“我觉得有点伤心"。
这是表达中很重要的一步,就是情绪预告。不要不好意思,怕对方不把自己的话当一回事儿。
在使用情绪词表达之前,你可以先跟对方预告一下:“我不知道说出自己的情绪是不是有意义的,但我想和你分享。”
如此一来,你就给自己表达情绪做了准备,也让对方感受到你认真的态度。
第二个关键词是平等——你和对方的情绪都应该表达出来。
可能在你内心深处,一直把别人的快乐放在第一位,而把自己的需求和情绪放在了第二位,但是这并不代表你毫无怨言,随着不满与日俱增,最后可能给你和对方的关系带来很大的打击。
回想一下,的确每次忍下来后,都会觉得自己特别委屈,有时甚至会有“我都已经让步了,你还想怎么样”的想法。
只要有一方压抑了自己的情绪,对话就很难取得什么实质性的进展,所以,我们也要鼓励对方表达自己的情绪,不委屈自己,也不委屈对方。
在分享情绪的过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注意事项,就是不要抢着做评价。
试想一下,妻子说:“你不记得我们的结婚纪念日,我有点伤心。”如果老公回一句:“这么点小事有什么好伤心的,你就是作”。妻子会是什么感觉?
肯定不好受啊,其实每个人都怕自己鼓起勇气表达心声之后,对方会说“小题大做”“太过敏感”“想太多了”。对方如果就这样否定你的情绪,估计你是真的不想再跟他(她)说话的。
如果在一场对话里,不想自己在表达情绪时被对方否定,又该怎么做呢?
方法是:在谈话一开始,我们就可以和对方做好相关的约定。
比如,你可以这么说:“爸,我想跟你说说心里话,但我在说的时候,无论您心里怎么想,都先听我说完。等我听您说话的时候,我也保证不打岔,咱们先完整听完彼此的话,然后再讨论,好吗?”
这样一段话,听起来就十分诚恳,让人想郑重地和你进一步沟通。
好,原则到这里就说完了,最后再给大家一个具体的方法——情绪表达公式:事实+感受+愿望。
这具体是什么意思?
是这样的,这个公式源于人的行为方式模型。
一般来说,人是先看见事实,然后做出自己的解读,接着形成感受和情绪,最后才展开行为的。
每个人的情绪和行为来源都是如此,所以当你依据这个模型来表达情绪时,就能让对方最大程度上地理解你的感受。
比如小红看到妈妈总是晚上去买剩的便宜菜,她不想妈妈这样做,又怕她不高兴,就会说:”妈,您常买打折的菜,那些菜都快坏了,我担心您的身体,您以后买新鲜菜,别心疼钱,好吗?”
又比如被孩子骂了的妈妈,她可以这样说:“儿子,你今天说妈妈是‘白痴’,妈妈心里很难受,妈妈希望你以后不要这样说了,好吗?”
还有公司里俩人闹矛盾的情况,可以这样来寻求和解:“老张,我挺担心的。这个项目投入了很多的资源,一旦失败,后果不知会怎样。所以我刚才开会的时候急了点,语气也不好,你别见怪啊。”
瞧,这样的沟通让人听起来多愉快啊!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对照课程内容,对自己以往的沟通模式做了很深的反思。
但这些还不够,怎样用灵活的语言,创建安全的沟通气氛,去达成一个清晰的沟通目标呢?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