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
(日)古贺史健 岸见一郎
过去(第一夜)
·人并不是住在客观的世界,而是住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
·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失败或成功的原因。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目的论”)。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
人际关系(第二三四夜)
·人际关系的起点是“课题分离”,终点是“共同体感觉”。“共同体感觉”就是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共同体感觉是幸福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指标。要理解这种感觉就需要把对自己的执著也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变成对他人的关心。这需要从以下三点做起:“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反对一切“纵向关系”,提倡把所有的人际关系都看作“横向关系”。自卑感原本就是从纵向关系中产生的一种意识,只要能够对所有人都建立“虽不同但平等”的横向关系,就不会产生自卑情结。
·人只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人只有在可以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才能感觉到自己的价值。
活在当下(第五夜)
·人生就像是在每一个瞬间不停旋转起舞的连续的刹那。
·没有目标也无妨。认真过好“此时此刻”本身就是跳舞。不要把人生弄得太深刻。请不要把认真和深刻混为一谈。
·人生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纠结过去、关注未来,把微弱而模糊的光打向人生整体,自认为看到了些什么。
阿德勒简介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生于1870年2月7日,逝于1937年5月28日),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曾追随弗洛伊德探讨神经症问题,但也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
ji
1.这本书绝对不是心灵鸡汤,而是稍带苦涩,但又可治病的良药。也许阅读过程中你会被作者的“犀利”颠覆三观,心生不爽。但不爽过后,抬头看窗外,满目清凉,世界会美好很多……——关系心理学家 著名心理咨询师 胡慎之
2.不死不生。对于一个渴望摆脱旧日模式、重新生出一个自己的人来说,勇气总是第一位的。这个勇气包括不怕试错、不怕被黑、被死千回还能重新活过来的力量。——《心探索》杂志执行主编 赵晓梅
3.这是一剂烈性药,它会刺痛你的意识的神经。不要抗拒它,一口一口地喝下去。在被你所讨厌的勇气当中,你会重新理解自己的生活方式。——壹心理创始人 黄伟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