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皮核桃爬满枝头的时候,就知道中秋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小时候,总是盼望着中秋的月亮早点升上天。不为别的,就为早一点能吃上香甜的月饼。
回想那个年代,物质还很匮乏,很多家庭过中秋节的时候,都是自己动手制作月饼。
记忆中,母亲总是赶在中秋节到来之前,预备几样做月饼的材料:红糖、青红丝、芝麻和核桃仁。
首先母亲会弄一些青皮核桃。褪去厚重的外皮,将新鲜核桃仁外层薄皮轻轻剥去。放在太阳底下晾晒几天,待乳白色核桃仁蒸发水分,变为浅黄色干核桃仁后,留下待用。
这一工序看似简单,其实也很劳神。核桃青皮不好褪,费半天劲,手指头上还会留下难以清洗的痕迹。
撬开核桃坚硬的外壳,趁新鲜得赶紧剥掉核桃仁表面那层浅黄色膜状的外皮,要不风干就不好操作了。
这层薄皮褪去,核桃仁吃起来就不会发苦、发涩了。
材料预备妥当,要把晾晒干的核桃仁放在平底锅里炒一下,然后碾碎。同样,芝麻也要炒熟使用。
至于做月饼用的青红丝,我们小孩子只知道那是在副食商店买来的。红色和绿色两种丝状物,被糖腌渍过,掐一点放在嘴里比蜜都甜。
后来,由于好奇心驱使,我们小孩子终于弄清楚了青红丝的由来。
等谜底揭开那天,我们都觉得有些好笑。原来装在心里多年的神秘之物是大萝卜。
大青萝卜切成细丝后,用红绿两种实用色素染色,再放到糖里进行腌渍,等糖的香味完全驱走萝卜原有味道,就算大功告成。
记得小城一家食品厂加工青红丝,然后放在副食店销售。一到过节,堆放在副食店角落的青红丝便摆在了柜台显著位置。
在到处充斥着蓝、土、绿、黑的特殊年代,鲜艳的青红丝很是耀眼,它为食物增色不少。
将青红丝、炒熟的核桃仁、芝麻和红糖和在一起搅拌均匀,就制成月饼的馅料。
印象中,月饼皮的制作也很讲究。面粉要用八成热的胡麻油来和,而不是用水。
据说,用热油和面做的月饼皮酥软,口感好,回味悠长。也许这就是多年之后,仍对手工月饼念念不忘的原因之一。
将活好的面做成挤子,擀成茶缸口大小的皮,包上馅料,轻轻按压成圆饼状,月饼的雏形就出来了。
为了给月饼增色,母亲还要用铁皮制作的齿状夹子,在光面月饼皮上夹出一些花型图案来。
有了美丽图案衬托,月饼看起来更像一件艺术品。
将这些艺术品放在平底锅里,用中火慢慢将面饼两面煎熟,掀开锅盖,就能嗅到混合着芝麻、核桃仁和面香的甜香味儿。
站在案板旁,欣赏母亲做月饼是一种视觉享受。各种美味交织在一起,满足感官同时,肚子开始咕咕叫了,味蕾也在舌尖舞蹈,只感觉不断有液体在口腔打转,回旋。
只有在做月饼的时候,才发觉会过日子的母亲突然间变得大度起来。她不再吝惜食材的用量,将积攒了一年的热情,尽心挥洒在了制作月饼上。
捧一枚温热的月饼于手心,一股暖流顺势侵入身体。顾不得烫嘴,一口甜丝丝、香糯糯的月饼已经下肚。
就在我猫着腰尽情享受美味的时候,母亲扶着门框,轻拍着腰。在案板前站久了,她的腰都酸了。
与物质丰富的年代相比,儿时的月饼并没有多么奢华,但在孩童时代,能吃上一口手工制作的月饼,也算有口福。
可是并非人人都有这份口福。邻居小林家过中秋节的时候,看见他妈妈做几张糖饼代替月饼。
邻居小燕家尽管吃的是从副食店买来的圆厚月饼,可是我瞧见她吃的时候很是费力。
因为副食店买来的月饼坚硬,小燕吃的时候基本不敢用门牙咬,只见她费力的将月饼掰成两半,然后塞到大牙下面。因为在换牙的时候,如果不小心,坚硬的月饼会硌掉摇动的乳牙。
当然,母亲也会将自制的月饼向邻居分得几块。美食应该让大家分享,这就是那个年代过节的气氛。
儿时一部电影留下的印象也挺深刻。电影的名字叫《啊!摇篮》 。尤其是电影画面里做月饼的情形难以忘怀。特别是那一把木质月饼模子,在记忆深处也刻出了一枚圆圆的月饼。
直到现在,仍清晰地记着电影里那首插曲“爷爷为我打月饼”的歌词。每当听到这首歌,也会想起母亲为我们制作的月饼。
其实很多时候,让人留恋的并不是月饼的味道,而是制作月饼的过程。这个过程,只定格在了某年某月的某个瞬间,而不是成长的每个阶段。
虽然母亲制作的月饼少了木头模子刻型,外观看起来更像一只小圆饼,但在这枚月饼质朴外表下,藏着的是一份浓浓的甜蜜和暖暖的爱意。
这份甜蜜和爱意,值得用一辈子的时间慢慢细心去体味。
(注:图片来自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