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在叙写《桃花源记》曾这样描述:
复前行,欲穷其林,临近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级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初读时也曾羡慕渔人所遭遇的美好,但终究不是所有人都能遇到自己梦想过的世外桃源。
也有可能是“魔鬼之家,吃人的世界”。
而由日本动漫大师宫崎骏改编的经典动画电影《千与千寻》,就给我们描绘出一个光怪陆离的奇幻世界。
历史上无数的事实证明,贪婪是大厦将倾的根源。会让人深深的沉沦下去,无可自拔。
千寻一家骤然来到一个陌生的世界,面对空旷无人的街道,人性的贪婪本色尽显无疑。千寻父母面对好事,免费的食物摄取无度,不加节制,最终变成了只知贪吃嗜睡的猪。
回身后悔为时晚矣。在宫崎骏描述的世界里有着对人性很深的思考,只有细细品味才能体会其中的真理。相信大家在观看电影《千与千寻》时,被千寻的单纯善良所感动。
其中的恐怖无脸怪,就被千寻的善良深深吸引,为了能够走进千寻,她主动走进汤屋,用一颗金子诱惑的青蛙,诱惑者汤屋里所有的仆人,无脸怪用一颗颗金子成为众人关注和谄媚的对象,一步步走向深渊,一步步走向恐怖。在汤屋里人类代表着肮脏与丑陋。是任何药浴都无法洗净的,所有人在黑暗中变得丑陋,变的浑浊不堪。
宫崎骏将人类的丑陋隐喻在电影里,却又不加思索的将善良贯穿整部电影。
千寻为了能够找到恢复父母人身的方法,不得不去汤屋避难,又为了避免懒惰被魔法变成动物而在汤屋,干最苦最累的活儿,还结识了一直帮助他的白龙,锅炉爷爷和小玲,肥胖笨拙的陌生客人,曾经懵懂的无脸怪。他们身处黑暗,却心向光明,保留着最纯净的善良。
就像无脸怪一般,原本他回馈千寻的善良,一直以自己的方式默默帮助前行,终究没有躲过黑暗的侵蚀,千寻帮助无脸怪恢复原本模样,就像仿佛看到自己父母那样,也是好奇而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在离开寻找钱婆婆的路上,千寻一直试图引导无脸怪离开汤屋,千寻始终认为“他留在汤屋会变坏”。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谁也无法想象一个善意的行为会给他人有着怎样的影响。
但生而为人,请务必善良。
成长就是一个孤独的过程,是一个从稚嫩面向成熟的过程。
而成长的代价冷血且残酷。
在未来到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千寻同大多数孩子一样生活在父母的羽翼。没有生活的压力,也不曾对未来有所思考,在行为举止,身形心智上仍然是个没长大的孩子,无忧无虑,快乐的成长。
就是这样的女孩不得不在陌生的环境下生存。摸索中成长,明白嚎啕大哭是无用的功夫,只能竭尽全力去迎接明天和意外。这样情形让很多观影人有了相同的共鸣,他们初次踏入社会的茫然犹如蹒跚学步,从抗拒到坦然接受,时间的磨砺,终究会让人成熟起来。
成长在旅途中失去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