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曼古乔
“袁隆平又研究出新种子了,袁隆平又研究出新种子了……”小时候,常常听到父辈们传达这样的讯息。“袁隆平”这个大名,常常在大家的口中谈论。
我在农村长大,看着水稻种子的品种一年年更新,长成禾苗,结满穗粒,一年比一年沉甸。在农村,即使不识字的祖母,也知道袁隆平。
那年春播时,我刚学识字,父亲在院子里拆种子包装袋,准备放在缸里浸泡后育芽,他随手指着水稻种子的包装袋,“袁—隆—平”,教我认字。
“袁隆平是谁呀?”
“袁隆平爷爷就是研究水稻种子的人,他可厉害了!”
丰收的时候,人们脸上堆满了笑容,大家在田埂上相遇,汗水来不及擦,就开始各自报数,说着各自的产量。
我家的粮仓,一年比一年满,父亲种地,勤勤恳恳,希望一年比一年产量高,收获时节,就像小时候的我们交成绩单一样谨慎。他对种子格外爱惜。每年选种子时,尤其细致,总要筛选那颗颗饱满的。农人眼中,只有颗颗饱满,才能穗穗成长。
后来,在书本上,我知道了袁隆平爷爷的身份“杂交水稻之父”,对他肃然起敬。再后来,在课堂上常常听到他的名字。他是作文里“我最敬佩的人”的主角,是小时候试卷上的一道道填空题,是围炉闲谈的一个个励志的故事。
从小,我听着他的故事长大,知道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知道他一生专注于田畴。生命不息,工作不止,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后来,我成为了一名教师,把他的故事说给我的每一个学生听。
当学生们学习有些懈怠时,我说,袁隆平爷爷八九十岁高龄还在走在田埂上,坚定地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当学生们觉得学英语好难时,我打开袁隆平爷爷的一段英文采访视频给他们看……鼓励孩子们做一个努力的人,并做一个对国家、对世界有用的人。
正如袁隆平爷爷所说,“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
我看见了袁隆平爷爷远去的消息,心里很难过。种了一辈子水稻的父亲也会有些难过吧,还有村里人,那些朴实的耕耘者们。
稻花散落,稻香阵阵,我仿佛看到袁隆平爷爷在田间工作的朴实的身影,他亲切的笑容。禾下乘凉,多美的梦想,总有一天会实现。袁隆平爷爷,谢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