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试图教育任何人,哪怕那是铁打的真相

不要试图教育任何人,哪怕那是铁打的真相!

管住嘴,守住心!

多聆听,多感受!

多理解,多认同!

你要清楚,

唯有懂得,

才能救人于水火!

每一个人都是渡自己的神佛!

慢慢来,扎扎实实的走,

把自己的生活照顾好,

就是对这个世界最好的贡献!

   

3.如何不负韶华?

(1)人生要有志向(愿力),立志才能远行;(2)不要内耗,产生不必要的焦虑。内耗来源于比较,比较会带来自我否定;

4.志向和目标不是一回事,目标关注的是短期的结果,志向的种子是因为心有向往。

5.万事万物都有其独特性,家庭教育要避免人云亦云,要欣赏孩子自身的特点。

6.有特点就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

7.外在的赞美、鼓励会让内在心生力量。

8.挂碍,担忧,紧张,恐惧,会让人产生自我否定,无法前行。

9.韶华是用来前行绽放的,不是用来追求完美、锱铢必较的。

12.环境本身没有问题,要学会觉察,随时转化。

13.我们给予的是否是孩子真正需要的?

14.孩子的心力呈现是过往所有经历的叠加。

15.对急功近利的盲目执着,会让人失去很多。

16.享受的坚持更容易持久。

17.对孩子来说,挫折总是要经历的,早经历优于晚经历。

18.不要因为孩子而荒废了自己生命中的“地”,爱一个人最好的方式是爱好自己。

19.做自己人生的第一幸福人,自己自然自在了,就成了家里最好的风水。

.当什么都想做,但又什么都做不好的时候,觉察一下自己是不是把中心弄丢了,把规划弄乱了

我的人生要如何度过?

———我的人生要在“少跟孩子讲道理,多带他做实事”中度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星云大师:给人希望,给人信心,给人方便,给人美好

4.闭嘴是戒,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做的事不做,不该见的人不见;

6.想避免和别人竞争,就要比别人早点出发,做别人不做的事;

10.青春是宝贵的,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去做有意义的事;

11.所学不能学以致用就是在浪费时间;

12.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环境,修好自己最重要;

13.自己都放不下,如何能让孩子放下?

14.花有绽放,也有凋零,人也会有起落沉浮,这很正常

16.你是谁?凭什么所有的事都要按你的想法来?

17.我好了,全家就好了,世界就好了

19.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心要静,气要顺,要坚持;

21.自己喜欢的就是最好的;

24.要培养孩子有大的志向,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

25.只要心中想要,就有无限的可能性;

27.认识天地,认识世界,认识众生,认识自己,见过之后才会发现自己原来是井底之蛙

6.自卑是对自身能力的低估,自负是对自身能力的高估,而自信是对自身能力的客观评价;

7.《论语》解决人与人的关系;《道德经》解决人与天地的关系;《坛经》解决人与内心的关系;

14.一直用要求、控制、说教的方法去教育孩子,未来会为此付出代价;

16.每个人的骨子里都会追求自由,不要企图掌控孩子;

17.如果你觉得自己都是对的,别人就没法给你建议;

18.爱要及时表达,多多滋养身边的家人;

21.我愿意对你好,但我不会要求你一定要对我好;

22.当自己活出绽放的时候,美好也会被吸引而来

经历过不容易的人,才能体会到他人的不容易

1.解决问题时多些理性,与人链接时多些感性;

2.缘分常常在做事的过程中产生,只待在自己的空间里很难遇见缘分;

3.工作不光能带来收入,也能丰富自己的人生;

4.修好自己的能量,才会有相应的缘分与之匹配;

5.无为不是不做,而是不妄为;

10.不争不是没有矛盾,而是站在中立的角度去做事;

11.太过功利,缘分就不来了;以利他心作为出发点时,往往能遇到大的缘分;

13.做自己想干的事效率会更高;

14.知道自己未来要走的方向,就不会被眼前的小事干扰;

15.大家都很忙,没有人有那么多时间去关注你;

16.守住自己的中心,不要掉进别人的眼光和评价里;

17.如果自己都不爱自己,天下人怎么会爱你?

24.无论经历什么灾难,永远相信生命中依然有阳光的存在;

25.不要小看自己,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能

8.老希望通过别人的帮助来实现自己的蜕变是不可能的;

9.悟性就是改变的速度,光想不做等于零;

10.不要把面子看得太重,不要在念头上轻易否定自己的价值;

1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活得不开心就是自己折腾自己;

13.心大了,就能穿越一切的不容易;

14.放下面子,没什么大不了的,修好自己,不要在“小我”里纠结内耗

4.父母要帮孩子制定规划,远期、中期、近期的目标,并鼓励孩子努力去实现。

5.家庭教育就是有样学样父母示范孩子模仿的过程。

8.合格的父母,在孩子生命中做好五大角色:

1)精神供养者: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通过接纳、爱、关注、欣赏、赞美、鼓励、表扬,给孩子输入精神养份,让孩子健康成长。

2)生命教练:优秀的人,都是训练出来的,父母要做教练。

3)人生导师:父母做灯塔、方向标,为孩子指引方向,照亮前行的路。

4)知心朋友:父母要修炼自己的倾听、接纳、包容的能力,让孩子敞开心扉,帮孩子疏导情绪,和孩子分享生活点滴。

5)拉拉队长:父母把舞台留给孩子,自己做观众。为孩子送上鼓励、赞美、欣赏、认可,为孩子鼓掌、加油、打气,点燃孩子内心的生命之火。

9.有梦想的人在奔跑,没有梦想的人在流浪,浮躁的世界,心静者胜出。

10.无形决定有形,脑袋决定口袋,一个优秀的女人旺三代

4.品格依赖于个人的持续修行,我们要对自己所有的言行做觉察;

6.贪心、爱占便宜的人不太容易赢得别人的合作

9.过去心不可得,把心放大一些,学会对过往释怀;

10.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剧本,让孩子活自己,父母多给祝福就好;

11.把焦点放在问题上,问题可能会变得更大;

13.知行合一需要持续去践行,简单的事情重复做;

14.不轻易做承诺,一旦做了承诺就要尽力做到;

17.很多麻烦和痛苦早晚都要放下,干嘛不早点放下?

18.做越大的事情,面临的评价会越多,在反思评价的同时不要陷入内耗

20.道歉是在修自己的柔软和谦让

别败给生活,别败给“别人说”,

别败给“你应该怎样”

5.最好的铁饭碗不是吃一辈子饭,而是到哪里都有饭吃;

6.真正的安全感是内心的安顿和自在,是接受一切的发生;

7.我们来时身无分文,走时也身无分文,该舍就舍,该放就放,无需执着;

9.多做善事,厚德载物就会有更多美好的无常发生;

13.要多关注孩子的内心,心门开了,问题就有可能得到解决;

17.抱怨、嫉妒别人的同时,自己已经深陷痛苦了;

22.妈妈的温柔和稳定是家庭的财富来源。

5.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人空间,要给予对方基本的尊重;

6.原则问题不要随意退让,非原则问题可以协商解决;

9.发火不能解决问题,语气要平和,但语言要坚定;

10.父母可以祝福孩子的人生,但不能代替孩子的人生;

11.选择是双向平等的,不是所有人都应该围着你转;

12.教育不能走极端,要么指责,要么溺爱,要做好平衡;

13.为了孩子长久的好,父母必须要有一定的底线和原则;

15.“我是为你好”背后往往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

17.不要把自身的价值建立在别人的认可上;

1.竞争思维会带来比较和对抗,就不容易开心;

2.学习效率最高的方式是帮助他人学习;

3.共赢思维可以兼顾各个方面,让大家都获益;

4.利他思维考虑的是长期效益,利己思维考虑的是短期效益;

5.教育孩子要有长期主义思维;

6.利他和利己的本源是因果;

7.钱有时候不是赚来的,而是修来的;

13.从小要给孩子种下敬畏之心的种子,这样孩子就不会只以自我为中心;

14.长者先,幼者后,不用说教,言传身教做给孩子看;

17.不是外在好了,自己才会好;而是自己好,外在才会好;

18.要静下来,回归自己这个源头去解决问题;

19.野心太大,能力太小,就会产生焦虑;

20.欲望太多,就会制造出很多烦恼和痛苦

2.好的心态是接纳所有的发生;

3.当内心没有那么多渴望和期待,就会多一份从容和自在;

4.心无挂碍时就会有心流产生;

5.当忘我投入一件热爱的事情的时候,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

7.心力对内是对自我的相信,对外是承担责任

9.知道做不到是假知道,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10.因为痛苦,所以改变;

12.人才首先要有德行,其次是能解决问题;

14.减少对分数的功利心,多关注孩子的内心;

15.讲道理通常解决不了问题,爱才是基础,要多一些爱的表达。

任何事情没有绝对的对与错

只是站的角度不同

也许,我认为的对他好

未必是Ta人想要的

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

多倾听对方的想法和需求

或许,能减少一些误会

2.选择多了,复杂性增加,就容易产生迷茫;

3.让我们烦恼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欲望;

4.当欲望超过能力时,就会产生焦虑;

5.因上努力,果上随缘,老天自有安排;

6.人生可以有360度的绽放,不要只局限在一条路上;

8.不好的语言是对孩子的一种诅咒;

9.不是孩子慢,而是家长太着急,孩子永远达不到家长的期待;

10.无限延长学习时间一定能提高成绩吗?

11.每个人的活法都不同,在不伤害别人的前提下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可以;

12.不要总想证明自己是对的,不要总想让孩子改变,而自己什么都不改;

13.想让孩子学习,先从自己学习开始;

16.放下所有的期待,一切就都是美好的;

17.妈妈的情绪稳定对一个家庭非常重要,先让自己开心绽放起来

2.无论我们学什么,经常问问自己:通过学习我们的人生是不是越来越好了?学习是为了让自己越来越好,而不是产生执着心。

10.别人记不记得自己不重要,关键是自己有没有爱好自己

12.痛苦也是礼物,只是包装差了一些。痛苦的根源在“我”身上,自己改变,世界就改变了。

15.负面念头很多的时候,就会吸引很多的不好的事情。

16.静:静曰归根,安静时心才会平和;

净:欲望少一些,善良多一些;

敬:敬畏天地,敬畏父母。

17.去除分别心,少一些委屈和抱怨,看到自己的生命和别人的生命。

20.疼爱自己的身体,疼爱自己的心灵,向内求找回自己,看到自己,才能更好地爱自己,然后爱别人。

22.心静了才能看到自己,看到自己于是看到了别人。做好自己,对孩子给予足够的耐心,静待花开。

1.人生来有所不同,命由天造,运由人转。

2.转运方式:《了凡四训》中说要做善事;佛学中讲布施——舍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

3.命由天定是告诉我们,很多的事我们无法决定,对于很多的已发生要学会接纳,而不是去对抗。

6.珍惜当下,在因上努力。

7.孩子学习没有内驱力怎么办?

孩子学习的内驱力也是家庭教育的一种结果。如何让孩子拥有学习的内驱力?家长首先需要在内心的深层次去相信自己的孩子,并在以下三个方面种因:

(1)好奇心:保持孩子的好奇心,好奇心产生探索,探索产生内驱力。

(2)好玩:在学习的场景中产生愉悦感,孩子就会爱上学习。孩子学习时家长多给予鼓励,减少干扰,不要带着太多期待。

(3)责任感和善良:让孩子发现学习的意义,为世界解决问题,而不是把学习的得失仅仅用分数去衡量。

9.在内心底层相信一个孩子时,能帮助孩子形成学习内驱力。

10.陪伴孩子时,多给正面语言帮助孩子形成“学习是我的事”这样的意识,让孩子为自己的学习负责。

11.任何事都需要内求,人的悟性有所不同。法无渐顿,人有立顿,人的悟性是有快慢的。

12.正念,能帮助我们看到更多的美好,然后遇到更多的美好。

13.每个年代都有每个年代的不同和问题。面对更丰富的物质,人心会产生更多的欲望,比较心、嫉妒心出来后,烦恼也就来了。

14.任何的创业都要基于三点:自己的热爱、价值的创造、持续的耕耘。

1.我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6.教育里面的因果一直都在,不要光烦恼那个结果,要去寻找原因;

9.不要对孩子有太多的期待,一旦有期待,就会产生控制;

10.好的沟通先要倾听、共情、感受对方的感受;

11.喜欢插话是想按自己的逻辑和节奏来,却没有考虑到别人;

12.所有的学习都是为了经营自己的人生,是为了改变提升自己

5.知识本身不等于智慧,对知识的消化、运用才产生智慧;

6.我们真正拥有的东西就是当下;

7.不要用自我的标准去要求别人

11.做好事是在积福,但未必是修道;

12.不要自己都看不上自己,每个人都本自俱足,本自清净;

15.好好感受自己,欣赏自己,关爱自己;

16.如果自己不够丰盛,那么想帮孩子也帮不了;

钱是人的,胆子是父威的,前十三年看父敬,子后三十年看子父敬。?͏

人这一,生需要用金钱捍卫尊的严时刻太了多。身无饥,寒父母无于愧我;若无进长,我何以待父!母

老子能无儿受罪,子儿无能父低头,让别自己懦弱,让别父母低头。

[玫瑰]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让孩子听家长的,而是让他成为最喜欢的自己;

[玫瑰]每个人的首要任务是经营好自己的人生,修好自己永远是第一位的。

生命少一些评判,多一些接纳,就会多些美好

3.发心为天下人做事,天下人就会成就我们;

7.生活在哪个圈子里,就会受到那个圈子的影响;

8.判断别人的建议是否要听,可以先看看给建议的人的人生成果是怎样的

11.情绪大的人是太把自己当回事,把自己看得太重;

15.父母点滴的言行会透过各种方式进入孩子的内在;

16.在孩子小时候不要过度透支他的学习动力;

17.不要用尽全力去做自以为正确的事,最终结果可能都是徒劳;

21.今天都活得不快乐,凭什么明天就能快乐?

22.不要为自己做得不好去找合理性的解释,借口是永远找不完的;

23.每个时代都有问题,每个时代也都有机会。

我们是在“付出”还是去“爱”对方?

如果是付出,就有期待,就有交换。

如果是爱,就是无条件的情感流动,无论你怎么样,我都爱你。

我爱的是你这个人,我只是你的妈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