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魂”这个词现在可能只有在电影上才能看到了,但在农村却实实在在的存在着。
小时候弟弟妹妹吓着了,妈妈就会给他们叫魂,而我就是妈妈的小助手。
那时候,若是弟弟或者妹妹连续几天晚上哭闹不止,妈妈怀疑他们可能是吓着了,就会找灶神求证。
晚上等弟弟妹妹睡着了以后,妈妈便拿着香,倒一壶酒,拿个小酒杯,还有一张黄纸,走到厨房。我轻轻的跟在妈妈后面,不敢吭声,连大气都不敢喘,据说这时候是很神圣的时刻,不然就不灵了。
在灶神台前,妈妈点上三根香,对着灶神拜了三拜,顺手插进灶神面前的香炉里。妈妈此时的表情很严肃,一脸的虔诚。我静静地看着妈妈的一举一动,心里有些发毛,我最怕这些神呀鬼呀的事情,但是有妈妈在身边,心里的恐惧感还是减少了不少。
接着妈妈拿起酒壶倒了杯酒,放下酒壶,双手握着酒杯,承拜祭之礼状,以弧形线条缓缓的向地上倒去。这是再给灶神敬酒呢。
三杯酒敬过以后,妈妈拿出一张事先准备好的一张黄纸,平放在灶台上的香炉前。双腿下跪,对着灶神的神像,又拜了三拜,嘴里还会说一句,灶神,如果孩子是吓着了,就请您抱着这张纸吧。妈妈的话音刚落,那张黄纸“扑嗒”一声贴在了插在香炉内的香上。
看着这一幕我着实吓得不轻,厨房里迷茫着恐惧的气氛,好像灶神真的来到我们家的厨房了,竟然真的“抱”起了那张黄纸,以此来告诉妈妈,孩子是真的吓着了。而我也被眼前的情景吓着了。
有了灶神的肯定,妈妈第二天就准备给妹妹召回魂魄了。
第二天正午时分,妹妹也睡着了。妈妈准备了两只碗,一张黄纸,一截白线,一双筷子放在客厅门口,我也搬了两个小板凳放在了门口。
妈妈熟练的把黄纸放在一只碗上用白线系住放在面前,另一只碗装满了清水也放在面前,一切准备就绪,就可以进行招魂的工作了。
因为正值正午时分,阳光直射在门口的母女俩身上,暖呼呼的,这时也是招魂的最佳时机。
妈妈拿起筷子在装满清水的碗里夹起了水往系着黄纸的碗里滴去,边滴边念着妹妹的名字问,冰冰,回来了吗?
我坐在妈妈身边,欢快的回答道,回来了。
冰冰,回来了吗?
回来了。
……
就这样一问一答的过程中,一碗清水已经从一只碗夹到了另一只盖着黄纸的碗里。
这样招魂工作就完成了。
很长一段时间里,妹妹就不会在晚上异常的哭闹了。
那时候还流行一种更简单的还魂的方法,我曾经给女儿用过。不过这要找类似神婆婆的人写个叫“聚魂码”的附,正巧妈妈家的村里就有这样一个人,通常这样的人都很乐意帮忙的。所以很多人会选择这样的方式招魂。
“聚魂码”写在一张纸上,折成四边形,而有字的一面则被折在了里面,具体内容除了写附的人别人就无从知晓了,据说拆开了就不灵了,而且折纸的形状也是有讲究的,不是随便折的,所以也就没有人拆开了。
“聚魂码”使用方法简单,效果也是很不错的。
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在婴儿休息的卧室门口,悄悄地把聚魂码烧掉就可以了,不过房门要留点逢,不能关的太严,据说是方便魂魄找到真身。
要说这聚魂码的效果也是很神奇的。第二天婴儿就不会像之前那样晚上哭闹不止了。而且很长时间内都不会再有类似的现象发生。
“还魂术”可能只有在农村才会用的吧。我想电影里的还魂情节大概也是由农村的这些故事衍生出来的吧。
无戒365天日更挑战营第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