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博大精深,对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课题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文化是民族之魂,文化自信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种涉及根本,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种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与制度自信呈现的是一种互动且统一的关系。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文化交流已成为各国人民增进友谊、共同发展的桥梁。我们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学习借鉴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自身文化,使之更加繁荣昌盛。值得注意的是,开放包容并非盲目追求,而是在坚守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我们要坚持守正创新,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研究,从中汲取营养,结合时代特点,推陈出新,使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作为人类文明创造的成果,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华文化也是一种开放与包容的文化,在形成自己的主体根基时,需要吸取其他文化有益的部分来发展自己。纵观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外来文化的传入深深地影响了中华文化以及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甚至可以说不同文化的相互借鉴、相互补充,正是人类文明能够以加速度的方式向前发展的前提。我们应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尊重和了解外来文化,以海纳百川、虚怀若谷的精神,平等、谦虚的态度,吸收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汲取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知识智慧,不断在开放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不断增加中华文化的广度和厚度,在包容开放中坚定文化自信。
我国文化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极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为国家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文化活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更加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