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来,我校的“六五”普法工作,在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市的要求和部署,紧密围绕全校普法管理工作,加强领导,强化保障,联系实际,突出重点,创新形式,积极开展了普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扎实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行唐县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现将有关工作开展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基础保障,确保“三个到位”
⒈组织领导到位。校党组高度重视“六五”普法工作,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领导班子责任目标,并建立了专门的领导及办事机构。及时成立“六五”普法领导小组,校长赵国强任组长,分管领导张占魁、习素彦任副组长,将校调解室确定为“六五”普法工作专门办公室,全面负责普法工作的日常事务,同时,相应成立了调解工作小组、矛盾纠纷排查小组、信息小组等组织,为“六五”普法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⒉制度建设到位。为使“六五”普法教育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根据商务局管理工作的职能和特点,根据“六五”普法的总体要求,定期召开普法领导小组会议,研究计划,通报工作开展情况,分析矛盾纠纷隐患,研究排查措施,征求意见和建议,制定相关制度。明确了相关工作要求,全面加强“六五”普法工作。
⒊经费保障到位。我校每年将普法经费纳入财务预算,确保了“六五”普法宣传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确保了普法宣传资料征订、网站正常运营、宣传用车、普法培训班等工作落到实处,为普法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经费保障。
二、强化学习教育,着重培训提高,做到“双化”
⒈学习教育制度化。我校在普法工作中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坚持与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相结合,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坚持学习制度化,充分利用局务会和学习日,组织干部职工集中学习,注重加强对新出台的党纪政纪和业务法律法规的学习。
⒉培训提高经常化。一是组织人员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并做好上岗培训工作,把上岗培训合格作为一个任职或上岗的一个前置条件。二是建立培训制度,制定培训计划,加强《宪法修正案》、《新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劳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读本等培训,通过普法培训,既增强了全体干部职工依法行政的能力,又扩大了普法宣传员队伍,使我校法律法规政策能随时随地在工作中、在协调纠纷中得到广泛持久地宣传教育。
三、加大学生法制教育工作力度,增强学生学法、用法、守法的观念和意识。
1、普法教育进课堂。学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让法制宣传教育“进课堂” ,将法制教育有机地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去,使学生法制观念和意识逐步提高,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成熟健康的心理。
2、加强合作,注意法制教育的社会性。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社会各方面应该形成合力,才能保证教育效果。因此,学校积极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切实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一是邀请当地政法工作者到学校进行法制讲座,请他们结合实际,分析案例,摆事实、讲道理,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二是成立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的素质,争取家庭的支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在学校内部,则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由于校内外结合的法制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健全,增强了学生的法制意识。
3、针对实际,强调法制教育的层次性。针对学生的年龄层次和个性特征,各年级在教育内容和方式上注意了层次性和针对性。例如在小学生中,利用图片展览、表演、观看专题法制教育片等直观形式,在高年级学生中进行演讲、举办讲座等加强教育,使他们进一步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提高了学习自觉性,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推陈出新,积极探索普法教育新途径
1、大力开展传统形式法制宣传教育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利用学校广播、橱窗宣传栏、黑板报等阵地开展普法宣传。通过观看录像、开座谈会、讨论、培训、讲座、写心得体会、知识竞赛形式,加强教师法制学习。通过黑板报评比、主题班会、文艺表演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学生的守法、用法意识,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推行警校共建,聘请行唐县公安局民警担任本校的法制副校长,深入开展“法进校园,法进课堂,法在心中”等活动。
2、积极开展法制教育主题活动
以全国、市、县等法制教育活动为契机,抓住“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全国戒毒日”、“全国环境保护日”、“全国法制宣传日”等契机,采取论文征集、发宣传单、上街游行宣传出宣传板报等多种形式,增强师生的法制观念,在学生中深入开展《环境保护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小学生守则》等法律法规学习活动,为学校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制氛围。
3、探索普法宣传教育的新形式
结合本校特点,制定相应的法制教育计划和学法内容,使学校的普法工作深入有效地开展起来。学校每年利用暑假对教职工进行全员法制培训,利用学校多媒体设备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鼓励教师上网,进行网络学法。针对未成年人进入网吧、游戏室的,我校开展了“拒绝诱惑,远离网吧”学生签名活动,还开展了“读好书”活动。这样,既使学生抵制了不良诱惑,又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
五、存在的问题和下步工作思路 “六五”普法期间,我校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六五”普法任务全面展开,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普法学习上还存在实用主义思想。二是在学法用法上主动性不够。三是在普法学习对象上发展不平衡,普法教育形式比较单一,创新不够。
六、推行校务公开,增加学校工作透明度
实行校务公开、民主管理,是依法治校具体体现。学校成立校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定期对学校校务公开工作进行监督,全面深化校务公开制度。根据上级有关的工作要求,凡是与学校管理、改革发展密切相关,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以及社会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在不违背有关原则和规定的前提下,我们都坚持纳入校务公开的主要内容,及时、如实、广泛、规范地进行公开让群众了解、评议和监督。连续几年,我校被县委评为“民主评议先进单位”。
在“六五”普法工作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师生的法制意识明显提高。但是,我们深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促进师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将是我们当今乃至今后普法工作的重点。我们将继续根据上级普法工作的精神,结合本校实际,更加认真履行我们的义务和责任,及时学习和总结好的经验,不断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坚持“依法治校、以德立校”,抓紧、抓细、抓实、抓好每一项工作,不断开创普法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