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果麦出品)(作者:【英】罗伯特·戴博德)
本书作者:罗伯特·戴博德。英国资深的心理咨询师,曾任教于英国亨利学院。代表著作《咨询技巧》和《组织的心理分析》。
本书内容:这本书是英国最有名的心理咨询入门书之一。讲述了一个抑郁症病人蛤蟆先生通过十次心理咨询,找回自信和快乐的过程。
本书的核心观点
(1)书中的核心概念——儿童自我状态(书中蛤蟆先生的最初的状态)
·儿童自我状态是由我们童年残留的遗迹搭建而成的,包含我们小时候体验过的所有情感。
·儿童自我状态又分为自然型儿童和适应型儿童。
·(重要)观点
儿童的基本情感包括快乐与深情、愤怒、悲伤、恐惧……这些所有情感加载一起,就构成了“自然型儿童”(这些情感可以看成是情感的“三原色”),但是随着儿童慢慢成长,面对的父母的严厉挑剔、老师的严格要求……,儿童必须学习调整自然行为来适应这些特殊的情形,就犹如我们会将三原色的色调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调整一样,以利于我们生存,适应当前的情形。
我们采取的适应方式可能包括顺从、取悦、道歉、依赖,等等
(2)书中的核心概念——父母自我状态(书中獾的状态)
·当处于“父母自我状态”时,我们表现得正如自己的父母。“父母状态”包含了自出生起,我们从父母那里学到的所有价值观和道德观,还包括了对生活的评判标准,让我们借此判断是非对错。
·挑剔型父母自我状态表现为:爱批评人、愤怒、严厉
·蛤蟆先生从来不会发火,也不会和他人生气,觉得自己没有处于“父母自我状态”的时候。事实是,也许你从来不挑剔别人,但是你会批评自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对自己进行批判,对自己生气。
(3)书中的核心概念——成人自我状态(理想)
·成人自我状态指我们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
·在这种状态下,我们能计划、考虑、决定、行动,我们能理性而合理地行事。
·在这种状态下,我们所有的知识和技能都能为自己所用,而不在被脑子里父母过去的声音所驱使,也不会被童年 的情绪所围困。
读后的感悟
这本书的巧妙之处在于作者把心理咨询的核心理念、常用工具和沟通技巧,都揉进了故事和对话当中。读完这本书之后,我三个感受:
我的第一个感受是: 心理咨询师的核心任务在于给人带来改变,而这种改变源于对自我的觉察。
随着社会生活压力的增大,我们可能会感到压力大、茫然无助,这样的情绪积累久了,自我就会“生病”,但是,病因在哪里,我们自己可能也并不知道。因为自我太复杂了,它跟我们的经历、记忆、情绪、认知都有关系。所以,我们需要心理咨询师,需要心理咨询师带领我们去发现自我。就好像书中的苍鹭,总是在问蛤蟆先生“你现在是什么感觉”,这其实就是在引导蛤蟆对自我进行探索。
我的第二个感受是: 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原生家庭》里面有句话:“你的那些灰暗的、一直以来难以被别人和自己所理解、似乎根本无处安放的感受,其实就是你的家庭,而且主要是你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在书中,蛤蟆先生的父亲是一位严苛的父亲,在蛤蟆的印象中,他总觉得自己没能达到父亲的高要求,而且永远也达不到。蛤蟆先生的母亲很安静,对丈夫唯命是从,母亲很在意丈夫的评价,她总在看脸色,生怕丈夫不满意。小时候母亲也曾和自己嬉笑逗闹,但她为了避免惹丈夫不快,便遵循他严格的育儿观,常常对蛤蟆刻意收起慈母的一面。在蛤蟆的记忆里,母亲拥抱他的次数少得可怜。
面对严厉的父母,蛤蟆只能被迫顺从父母的想法,甚至想着各种方法想取悦父母,久而久之,蛤蟆开始把这种顺从、依赖变成了一种习惯,甚至成年之后,他自己会不自觉地进行自我谴责、自我批判,就好像小时候父亲训斥孩子一样。
我的第三个感受是:原来,我很重要!
故事中的蛤蟆先生,为了讨好朋友,总是用夸张的、甚至浮夸的“扮丑”来搏的得大家的高兴,以为大家开心了,自己也会跟着大家一起开心。事实并非如此。蛤蟆先生的委曲求全换来的是朋友一次又一次打着“开心”的指责、嘲讽、奚落,久而久之,蛤蟆先生陷入了自我否定、自我怀疑中:
他觉得自己特别的糟糕,常常在想“我这一辈子都干了些啥?”“我有干成了什么事儿”。
他害怕别人给自己差评。
看到别人脸上不高兴就开始想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惹怒了对方。
强烈的无价值感是患有抑郁症的人都有的一个显著特点,这也是蛤蟆先生生病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