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雨
(个人日记——吾日三省吾身。用文字记录生活,记录想法,记录成长。文责自负,原创首发。)
今天上海的高考分数可以查询了,同时公布了高考分数线。特殊当503,本科档403.艺术类应该是三百多,体育类应该是两百多。没有特别关注。上海高考采取的是语数外各150分,语文的作文有70分,英语是150分;其他三门选科各是70分,总分660分。
根据本科分数线和总分的比例来看,403/660=61%;也就是说,要想考上大学,至少得考及格。各科平时得学习成绩能否及格,意味着能否上大学。特殊档分数线与总分得比列503/660=76%。这说明要想考上好大学,必须各科成绩都得达到优秀。总之在我读书得那会,各科成绩要想获得优秀得成绩,都不是件容易得事情。
我读书的时候,唯一得动力就是希望自己未来能过上轻松的好日子,源自于对农村辛苦劳动生活的恐惧和害怕,所以读书用功。这在之前的时代,普遍农村小孩的读书动力莫不如此。但是现在的小孩,即便是农村的小孩,也不需要再辛苦劳动了,反而他们缺少了读书的动力?为什么要读书?因为没有目标,没有动力,但是家长却一味的恐吓,压榨,逼迫,所以造成了很多小孩精神高度紧张,但是确实被动的,由此成为空心人,精神空虚,但是压力不小,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奔溃,就躺平。所以现在的小孩,学习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问题,而不是学习技巧,学习能力,以及学习引导的问题。
要解决孩子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问题,这不是个孤立而简单的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或者说,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需要家长给孩子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和理想追求,这样孩子才会去努力读书,才会用功学习,才会学有所成,才会走得更远。如果以为逼迫,总有一天他脱离了我们的视野,就会去躺平,就回去走上自己想要走的路。当下这个社会,平民人家的孩子还有机会吗?当然有机会,如今信息发达,但是要学会筛选,要学会甄别,要学会利用,如此才能自主自由的走的更远更稳健。
现在我反而看到更多农村孩子尽管拥有比我们当时或者父辈更好的学习条件和学习资源,但是他们反而不努力读书,荒废学习机会,最终辍学回家,早早外出打工,打工也是一味的浪费生命,没有出路,最后成为家庭和社会的问题之所在。
应该将这个问题作为自己研究的方向,写关于源动力的议题和研究。
早晨起床晚,十点多才起来煮了中饭,饭后收拾。朋友来访,中午一起外出就餐,中饭后去图书馆,写作,工作,至晚。由于下雨,跑步是不能成行了。只能打打拳,活动一下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