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微博有一个热议的话题:你也在用2.0倍速听课学习吗?
很多网友回答:现在听课2.0倍数,洗脸刷牙3倍速,挤地铁4倍速,吃饭5倍速、走路6倍速等等……
我们生活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交通要快,物流要快,外卖要快,网速要快,走路快、吃饭快。
快,似乎成了这个时代的标配。
其实,比快更值得我们追求的是“慢”,慢才是人生的本质。
1、工作“慢”下来,才会更顺利
前段时间听过一句扎心的话:
“腾不出时间休息的人,迟早会腾出时间来生病;腾不出时间陪伴家人,迟早会腾出时间来流泪。”
我有一位做培训的朋友在一家零售企业任职,这几年一直都特别的忙,经常在聊天中听他说,不是在出差就是在出差的路上。
这几年能够这么忙,对我们来讲肯定会觉得这是幸福的,因为在工作上特别忙,意味着收入非常不错啊。
这位朋友的爱人也是做培训的,他们有两个孩子,他每个月出差的时间大概在20天到25天,好在有他父母接送和陪伴孩子。
除了做培训以外,有时候他还会协助其他的项目工作,看他的黑眼圈和即将来临的地中海,我想007也没这么夸张。
我问他一个月有时间陪伴家人,和父母聊聊天,和孩子玩玩游戏吗?他说:暂时没有。
这不经让我想起网上曾有一篇火爆全网的文章《毁掉一个人最隐蔽的方式,是让他一直忙,忙到没时间成长》。
很多时候我们为了快速完成工作,会觉得忙起来特别充实,其实,过后不仅会让我们变得更空虚,也会让我们错过很多更重要的东西。
有时候,快,不一定就是好事。
这就像是只顾低头拉车,不顾抬头看路。
梁实秋说:“人在有闲的时候才最像是一个人。”
在网上看到一则寓言故事:
一群人正行色匆匆地赶路,忽然,其中一个人却停下脚步。
大家奇怪地问:你为什么停下来了?
那人回答:身体走得太快,灵魂却还没跟上,我需要等会它。
年轻的时候会觉得“慢”是懒散,上了年纪才发现,“慢”其实是一门技术活儿。
慢下来,一步一个脚印,把事业的根扎得更深和更稳,或许不够快,还甚至停滞不前,但总会比那些着急赶路的人,走得更稳更远。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
2、关系“慢”下来,才会更和谐
俗话说:
“有了卫星,有了网络,交流的速度由光决定,而不是邮局。”
在各种关系的交流中,光一样的速度并不见得就是好事。
成年人的关系都是循序渐进的,那些十倍速亲近你的人,都会在未来某个时刻,十倍速离开你。
任何一段关系若开始得太仓促,往往结束也会毫无征兆。
以前在一个综艺节目中看到张智霖和袁咏仪的采访,在采访中两人说到。
其实一开始很多人都非常不看好他们俩在一起,他们在8年的长跑恋爱中才选择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
在相处中他们慢慢适应彼此的步调,在温柔的时光中温酒煮茶共杯盏。
袁咏仪在生完孩子以后,患上了产后抑郁,心理失衡脾气大,经常暴躁易怒。
好几次都与丈夫张智霖发生了争执,甚至到了要快要离婚的境地。
张智霖和袁咏仪在恋爱的时候就逐渐了解彼此,因此,能够感受到彼此每一个情绪波动。
因此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慢下来,看到丈夫为自己心力交瘁的样子,她让自己慢下来,不要太着急开口说话。
真正的喜欢,就是心里无数次的反复验证之后,实在藏不住的时候。
再告诉你,想要一个和你熟悉的过程,想用我的方式去爱你。
让人觉得有安全感,两个人相识、相知到后来的相爱相守。
演员李若彤曾讲过一段经历:
有一次在拍戏的时候,她和剧组的一位女演员认识了彼此。
他们两彼此性格相似,爱好也一样,很快便以姐妹相称,完全看不出他们是初次认识。
后来,李若彤由于要处理比较重要的事情,就离开了剧组一段时间。
当她回来后,就迫不及待地找到那位女演员,并热情地和对方打招呼。
没想到的是,那个女演员只是扫了她一眼,很冷淡地“嗯”了一声,然后扭头就走了。
李若彤愣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后来才知道,在她离开期间,这位女演员已经交了新的朋友。
自那以后她们两,转眼就形同陌路。
俗话说:“水深则流缓,人贵则语迟。”
任何一段关系操之过急,来的快去的也快。
与人相识,淡淡交慢慢处,时间自会为你挑选,值得真心托付的人。
木心先生曾说: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3、生活“慢”下来,才会更精彩
约翰·列侬曾说:“当我们正在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生活已经离我们而去。”
有一个朋友本来平时工作就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却把业余时间也安排得满满当当。
前几天和他在星巴克聊了一下彼此的情况,因为平时确实都挺忙的,要么在出差,要么在出差的路上。
他告诉我,半年来这是他第一次周末出门,我有点纳闷,能忙成这样?
他说周末和晚上他都在家里闭关学习,感觉中年危机越来越靠近,我问他最近都在学习什么?
他说在学习金融类的知识,准备报考CFA(特许金融分析师),我一听确实很佩服这股劲儿,去年刚考上MBA,今年又备考CFA。
我也曾有过这样的感受,但是,对于成长这事儿真不能着急,越是着急越是缓慢。
不着急的人生,看似慢,实则快。
至圣先师孔子曾说:无欲速,欲速则不达。
虽说快是效率,但慢才是智慧,从古到今,但凡真正厉害的人,从来都不着急。
在复旦大学任教的于娟是人人羡慕的人生赢家,20多岁就当上复旦大学讲师,夫妻恩爱,有两个孩子。
无论家庭和事业都特别圆满,而一场意外划破了这一切;由于经常熬夜学习和加班,30岁就确诊了乳腺癌。
那一刻她才明白夜以继日的加班和学习,只为早日成为副教授是多么的可笑,一年多以后饮恨离开人世。
柴静曾说:“生命没有那么分秒必争,觉得乱的时候,就停下来把自己整理清楚再出发。沉住气,忠于内心,生命才饱满。“
幸福的人生,都需要慢下来。
世间万物皆有规律,一个人想要成长,那是一个漫长且艰辛的过程,如果急于求成,反而一事无成。
把自己紧绷的神经,松弛下来,才能更好地感知世界,不那么追求快,不那么着急,我们才能更好地融入生活,体验生活。
作家梁实秋曾说:“人在有闲的时候,才最像是一个人。”
我们最向往的人生不过是:自由自在生活慢,不骄不躁岁月闲。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4、“慢”下来,是为更好地前行
人生路上,走得太快,并非好事;学会“慢”下来,养精蓄锐,才能厚积薄发。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只有“慢”下来,才能找回自我,感受生活的乐趣。
作家蒋勋说:
“最美好的生命,不是一个速度不断加快的生命,而是速度在加快跟缓慢之间有平衡感的生命。
当我们找到了快与慢的平衡点,大概就探索出自己人生的节奏了。”
欲速则不达,永远的快节奏,只会让自己永远处于紧张状态,懂得适当放松,才能感受人生的幸福。
愿你在快时代,学会慢下来,人生最差不过是大器晚成,最后必将得到命运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