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这个人物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而这一切的功劳,很可能和历史学无关,而要拜“成功学”所赐。就像三国的历史流传甚广,但并不是因为《三国志》而是《三国演义》一样。
曾国藩真的很成功吗?当然!我们先说说他这一生的成就:
1、曾国藩28岁中进士,短短十年,从一个普通翰林,连续提拔7次,官至省部级,可谓火箭速度;(京官生涯)
2、曾国藩42岁投笔从戎,以一人之力组建湘军,打败太平天国,官封一等毅勇侯,也就是侯爵中的一等公爵;(湘军崛起)
3、晚年组织洋务运动,开启了近代变革之路,最后死在两江总督的任上。在封建帝制,一个功臣能不被杀,还有善终,这是一项了不得的生存能力。(总督生涯)
曾国藩的粉丝团也不得了:毛泽东、蒋介石、梁启超、冯友兰都是他的拥趸。
曾国藩死后,历史上称他“晚清中兴名臣之首”、“中国近代史上最后的理学大师与一代大儒”。老百姓称赞他:“做官就学曾国藩”。
可以说,曾国藩是一个“标准的成功人物”,只可惜他被“成功学”给玩坏了。
我问你一个问题:曾国藩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几乎所有人都能回答:笨嘛!
曾国藩可以说自己笨,但你不能说他笨。就像你班里一个学霸,你问他学习怎么样,他会说“唉,不行,不行。”你也得信啊!
“成功学”把曾国藩成功的包装成了一个“笨蛋”,然后煞有介事的告诉你:“此人很笨,但他依靠个人的努力,取得了不起的成就,所以你只要努力,就能成功!你再笨,你有曾国藩笨吗?”
那曾国藩有多笨呢?“曾国藩成功学”里有一个段子,流传甚广,没准你早就听过:
曾国藩小时候背书很费劲,有一个小偷潜入他家,准备等他睡着了,下来偷东西。结果曾国藩怎么都背不会,听来听去,最后连小偷都背会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小偷从房梁上跳下来,大骂曾国藩是笨蛋,然后把文章从头到尾背了一遍,一甩门,扬长而去,留下曾国藩目瞪口呆。
你看,为了把一个人描写为成功学的典范,不惜用故事来抹黑一个人。揣摩情境,代角色拟言,那不是历史,是段子手的笔法。
说曾国藩笨的另一个证据,是说他23岁才考取秀才,而且前前后后总共考了7次。并且他的学历还是个三甲进士。
什么意思呢?就是考进士有三挡,也就是三甲。一甲3个人,状元、傍眼、探花,称作进士及第;二甲人数多一些,称进士出身;三甲称“赐同进士”,意思是皇上赏赐你的身份如同进士。
这里面还有一个曾国藩和左宗棠斗嘴的典故:
曾国藩平生最讨厌别人纳妾,有一次他去找左宗棠议事,看见左宗棠正在大堂给小妾洗脚,于是为了讽刺左宗棠,曾国藩说了一句:“看如夫人洗脚。”
如夫人就是小妾的意思,“如”就是“像”,意思是说小妾像夫人一样,但她不是夫人。
左宗棠也是饱学之士,也是当世奇才啊,马上反唇相讥:“赐同进士出身。”就是说你曾国藩和如夫人一样,你也是如同进士。
“我读书少,你别骗我!”这是我的读书观。
要想全面的了解一个人或者事,光看一本书是不够的,至少要找到三到五本同一主题,不同角度的书。比如传记、历史、小说、评论等,尽可能从多个维度去了解、分析和思考。
在《曾国藩的经济课》里,我看到这样一则数据:
接着,我在百度搜索了一下从恢复高考至今的录取率:
大家看到没有,古代秀才的录取率是1%,进士占总人口比例是十万分之五。按所有参加科举的人数与最终的进士名额计算,录取率是0.0136%。即使与历年高考录取率最低的1977年相比,还要低很多。甚至说,古时候的一个秀才,比清华、北大含金量都高也不为过。
这说明,曾国藩不但不笨,还是那种人中龙凤、出类拔萃的人物。
所以说,成功学不能信啊!为了把曾国藩写进成功学,竟然把这么聪明的一个人,包装成了一个又笨又慢的人,实在令人汗颜。
你以为拿曾国藩垫背,傻傻的努力就能成功?告诉你吧,不怕笨人笨,怕的是聪明人下笨功夫。
曾国藩不但不笨,还是那种“不但比我们聪明,还比我们用功努力的人”。他绝顶聪明,但却偏偏喜欢用笨办法,并以此取得了盖世成功。
既然我们说曾国藩是个聪明人,就不能只看他最后取得的成绩,而是要反推回去,追溯原因,找到源头,去挖掘每一个细节,看看聪明人是怎么做的,这样对我们普通人才有借鉴的价值。
我们要把时光调回到道光十二年(1832),二十二岁的曾国藩和四十三岁的父亲曾麟书一起参加科考。这是父子倆第六次并肩去考秀才,对曾麟书则是第十七次。
这次考试,父亲终于考取了秀才,而曾国藩不仅落了榜,还被学台“悬牌批责”。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每次考试后,主考官都会挑几篇范文出来。当然,有正面范文,也有反面范文,曾国藩这次试卷就被当成“反面教材”。
考官的点评是:“文理欠通,引以为戒。”文理欠通,在当时是非常严厉的批评。如果用ABCDEF六级来划分成绩的话,曾国藩得分是F,是最差的一类。
可能考官觉得曾国藩基本功还算扎实,为了安慰他,给了他一个“佾生”的身份。
什么叫佾生呢?《论语》里有一章叫《八佾》,八佾就是儒生们在祭祀时跳的一种舞。就是说,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你可以来伴个舞。你想这是多大的一个屈辱。曾国藩把这当做他人生中第一次奇耻大辱。
回家之后,他听由全家操办庆祝父亲的答谢宴,自己一头钻进书房闭门思过,他发誓要找出失败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就是自己太笨了。
在《曾国藩日记》里有这样的记载:“志亢而力,不副识远而行不逮,资质之陋,众所指视。”就是说,我志向远大,但资质太差,这是每个人都看得到的。
曾国藩说自己笨的话,在他一生的文章中多次出现,可见“笨”在他心里是有阴影的。
我们前面还说曾国藩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可读到这里,连曾国藩自己都承认自己笨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有句话叫“每天都做相同的事,却期望有不同的结果”就是说一个人总是重复老路,是不可能有改变的。一定要从过去的思路中突破出来,才能寻求改变。
其实,曾国藩之所以屡战屡败,主要就是父亲曾麟书的教学方法有问题——全是死记硬背。你想啊,他自己考了十七次都没考上,能教出好儿子吗?这叫和臭棋篓子下棋,越下越臭。
后来,曾国藩完全放弃了老爹的教法,自己另辟蹊径,不断反思自己这六年来的失败,琢磨出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
第二年也就是道光十三年(1833),曾国藩再次参加科考,结果一考就中。神奇的是,从这一年开始,曾国藩的考运彻底反转了。
第二年曾国藩参加乡试,考中了举人。接着考了两年,又高中进士,当时的曾国藩二十八岁。在明清两代,进士的平均年龄为三十八岁,曾国藩比全国中进士者平均年龄年轻了整整十岁。放今天,那简直是神童啊!
紧接着,曾国藩又报考了翰林,取得了一等第三名的好成绩,后来道光亲自阅卷时,很喜欢曾国藩的文章,钦点改为第二名。
能考取翰林可是件了不起的事,就像现在考上了清华北大,将来的前途是无可限量的。
方法对了,一通百通。从这里,你就能看出,曾国藩最大的特点根本不是“笨”,而是“反思”。曾国藩通过不断的“反思”,破除了他人生中一个又一个的“局”,最终走向人生巅峰。可以说曾国藩一生的成就,和他善于“反思”是分不开的。
“悬牌批责”事件,被曾国藩视为“平生第一大挫折”,不过这次事件也成了他人生的第一个“拐点”——他成功逃离了过去的“大数定理”。
“大数定理”是统计学里的一个概念,它是用来描述随机事件多次重复发生,它的结果呈现长期的稳定性。比如,发生车祸是随机事件吧,但每一个城市每年车祸数量会呈现相对的稳定性。
大数定理的重要性就在于,它让我们意识到,当一些随机事件重复发生时,从整体来看,它会呈现长期的稳定,就是偶然中包含着必然。
曾麒书考秀才考了十七次,终于在十八次考上了,如果从大数定理来看说明啥?就是瞎猫碰见死耗子嘛。如果让曾麒书再考一次,没准就又歇菜了。
“大数定理”就是用来描述很多次重复事件的结果,重复次数越多,结果就越趋近于平均值。
经历了“悬牌批责”后的曾国藩,为什么就马上反转了呢?如果你理解了“大数定理”就很好解释这个现象了,一个长期的结果,并不是命运弄人,而是它自身的结构决定的。
一个人如果很用功,但长期学不好,那就不是用功不用功的问题了,而是由你的学习环境、学习方法、思考习惯等一整个大系统决定的。
换句话说,我们的命运不取决于一两次的结果,而取决于我们的系统给我们带来的长期结果。
所以,曾国藩痛定思痛,改变了过去的学习方法,也就改变了他学习的结构。之后的秀才、举人是一次性考过,后面的进士虽然考了三次,但对于脱胎换骨后的曾国藩,这只是一个小概率事件,第三次再考,你看进士、翰林又是毫无悬念的一步到位。
如果说曾麟书考上秀才是中了彩票,那曾国藩的翰林之路,就是他调整人生系统之后的一个必然结果。
本文为《聪明人用笨办法——普通人的成功之道》系列文章“求学之路”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