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远的纪录片了,其实质量说不上很高,而且貌似与史实有出入(至少与楚国八百年里楚怀王被秦国扣留的时间不一样)。但是其中蕴藏的感情还有对文化历史与人的互相影响依然值得人深思。
纪录片依照屈原从乐平里的家族封地成长,到及冠后入郢都从政,后来被流放的生命进程来叙述,其中不仅有从政的经历起落,也有他文学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对他心理的分析——他的观念与眼界。
屈原是楚王后裔,他的家族源于一个被封到屈地的楚王兄弟,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家族已不再如往日辉煌,他被寄予父母的厚望,希望他重振家族。少年屈原一腔热血、胸怀大志,他人生观的塑造也与此时他的经历有很大关系。后来屈原在政治上遭到排斥打压,甚至被流放时,他完全可以去其他国家做谋臣,例如齐国的稷下学宫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然而他却接受命运,一生都未踏出楚国。屈原的忠,与孔子的仁、孟子的义,共同构成了中国人的三大精神支柱。他忠心于本国的性格,就是他在少年时期被培养的。
及冠后,年轻的屈原赴郢都从政,他与楚怀王在兰台一拍即合,被封为三闾大夫,职责主要为教授王族子弟,及掌管祭祀。他融合民间祭祀词曲,加以润色修改,作成了秾艳华美的祭祀之曲——《九歌》。九歌词藻华丽,将爱情与愁绪描写得动人心弦,被广为传唱。然而,他的政治抱负远大与做一位三闾大夫,他向楚怀王进谏,推行改革,楚怀王同意并支持他,然而被触犯利益的楚国贵族们却憎恶屈原,他们用下流手段离间楚王与屈原,失去了屈原的全力推行,初见成效改革政策被搁置。
这里不得不提到楚国奇特的贵族政治体制。不同于他国逐渐由贵族体制转变为官僚体制,楚国的贵族拥有极大的权利,例如有些拥有封地的大贵族甚至不需要向楚王进贡,他们在朝堂上也有相当的话语权,因此楚国的中央集权可以说是七雄中最弱的。因此改革很难推进。对比秦国,秦国文化程度与楚国相当,都远逊色于先前礼乐文明盛行的中原诸雄,但是秦国的贵族权力很小,变法易于推行,然而在统一之后,变法的劣势就暴露无遗,这就另当别论了。
秦楚之争愈演愈烈,后来秦王薨,新王将立,秦国内政动荡,才不得不与楚国议和,结姻亲之好,后来秦国政局稳定,战争重又爆发,楚国颓势初显,数次不敌,为了停止秦军的侵略,庸昧的楚怀王同意秦国的要求流放屈原。
满腔热血的屈原就这样被发配到了苍凉荒僻的汉北,他愤怒、不甘,但心中最热烈的情绪仍然是对楚国未来的忧虑。
在数年的游历中,屈原的目光超脱了世俗的边界,他把目光转向自然与神话,他对人与万物的本源进行了热切的质询,他作出了《天问》。从上古的传说到身边的飞禽走兽,他用质朴的语言求问它们的起源。现在看来,天问的诞生是一次旷世的突破,人类终于开始回溯以往,拓展视野,开始探索、求知。但是,在语言之下还暗藏着屈原对楚王的期盼,他期望楚王能够听见他的心声,召他回郢挽救楚国的命运。然而在贵族的添油加醋下,天问从一篇炽热质朴的呕心沥血之作,变成了一篇抨击、讽刺朝政的大逆之词,屈原的期盼就这样落空了。
后来屈原曾短暂地被召回,然而却再次被流放了,他的生命,也最终终结在这次流放中。他写下离骚,感怀自己的命运,也感怀家国。他心所在的地方,那个虽然排斥他,却依然被他深爱的地方,正在他的注视下慢慢消亡。
端午节是中国三大节日中唯一一个纪念个人的节日,它的许多风俗其实在屈原之前就已经有了,但是先民为了永久地纪念屈原,把这些习俗都逐渐冠上他的名义。有人说屈原的死与王国维的死非常相像,他们都生在了乱世,他们所执着的方向却与漩涡最终的流向相悖,于是他们孤绝地站在了时代之外,形单影只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九歌华章,终成绝响;楚辞歌赋,千古传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