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敢想,有梦想。
一本《硅谷之火》点亮了雷总的梦想。趁着年轻一定要多静下心来思考,无论是思考将来要做什么?或是怎样超越同龄人?或者怎样可以活得和别人不一样?有了要解决的问题,可能就有了要努力的方向。
想的少的我只会蛮干,跟随着大河随波逐流,也就早早泯泯众人矣。
2.有梦想,就脚踏实地从头做起。
有了高远目标的雷总没有胆怯,而是为了靠近梦想,一点点开始规划自己,从眼前的小目标开始,用一半的时间完成学业,超越同龄人。
有努力方向的人总是走的更快更准,反观我自己还在各种选择中,不知道做什么,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犹豫不决拖拖拉拉浪费青春,原地踏步。
3.从每一次解决问题方式中吸取经验。
(1.小目标要实现也面临着种种困难,首先啥也不懂的新生雷总,如何选课是起点,雷总通过问同乡学长,获得了超值的信息内容。学到了遇到问题不要自己闷头解决,你的问题也许早就有答案了,找个人问问就行了。
我生活中我算是个闷葫芦,总不好意麻烦他人,非常感谢互联网络,让我在每次有问题的时候都搜索一下答案。
(2.因为当年的武汉大学的计算机系才建立不久,很多知识教学还不完善,雷总要通过自学才能学到各种知识,学到了知识不是线性的,遇到不懂的就要跳过去,整体学过后回来也许就会了。
这一点真的让我很触动,因为很多时候,我遇到学不会就会放弃,坚持不到再来一遍,再再来一遍的时刻,也就没能突破自己学到更难的技术,而今时刻在被淘汰的边缘徘徊。
当然我觉得我大学,学到最有用的能力,就是自学能力。虽然不是从图书馆,而是从网络的各种论坛,但也够在我工作后使用了,如果能更早明白这个道理,我想我现在也会走得更远。
(3.从撞课如何搞定点名,到坐前排不断回答问题,和老师搞好关系,熟人好办事呀!
这一点在我工作后也是深有体会,各部门间有部落效应,都为自己部门的人争取最大利益,将工作和责任推到其他部门,工作往往都推进难,互换员工熟了以后换回来,就变成了有人好办事,打破了公司内的深井,任务推进嗖嗖的。
4.物质匮乏的时候,要想尽一切办法高效率使用。一个人的能力有限,找朋友一起干才能走更远。
当年的计算机不仅慢,使用机会还很少,雷总就在用不到的时候,把所有能做的事做了,抓住一个个机会高效率学习使用。甚至去附近的电脑店没工资的蹭电脑用,认识贵人,一起熬夜写加密代码,赚了第一桶金。
用心程度和喜爱程度真不一般,有这样打鸡血的青春真的很值得怀念,我想每个人青春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时刻吧,但不一样的可能是熬夜打游戏或者是追剧看小说。
说是贵人,我想是雷总的那种对电脑代码的热爱,让一旁的人看了觉得靠谱,才愿意带着雷总一起做一件有难度有挑战的事。所谓的得到贵人相助,其实很多时候是被人的魅力吸引过来的。
第一桶金的丰硕收货,让雷总看到如果没有贵人带着一起,也许不会这么容易成功,决定尝试和校友一起创业,结果果然失败了。雷总反复琢磨,从中吸取教训,悟到创业一定要有说了算的那个主心骨人。
这些宝贵的经验给了雷总后来创业成功很多的帮助。同时也让我对比自己,发现了别人能跑的如此之快,我和他人的不同。
如果你也想在将来有所不同,趁着年轻一定要多一些思考,想一些未来的问题,不要随波逐流,浑浑噩噩的浪费掉青春。
希望能对看到这篇文的年轻人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