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跑步,听《思维精进》里面讲到一句话:一定一定要做的一件事:写作!
作者谈论为什么要写作已经几个写作变现的例子,这些其实对我印象都不怎么深刻。就像道理都懂,可仍不肯下笔。
但是,有一点我是明白的:写作确实会push 自己去思考,正所谓:输出倒逼输入。
回想我在简书写过的文章,目前的阶段大致是:
1、写情绪
2、写一些常皮毛,没有进过深度思考的感想或者感叹
3、写写最近发生在身边的琐碎事情
《异类》里面提过:凡事做到10000小时,能够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但是,我在想,如果我只是这样去写10000小时和『公开的情绪本』有什么区别呢 ?五年甚至十年后,
或许看到的效果真的不大。
所以我在想 ?
为什么,同样一件事情,我的偶像刘媛媛就能分析的如此透彻,还能把每天发生的事情写成文章并且录制成音频形式传递给听众,从而引起大家共勉呢。
1、她有经过深入的思考,并且会结合自己亲身体验去做联系
2、只是让我感觉出来,她没有写作当任务;而是她真心愿意分享,希望帮助大家共同进步
看看我自己,虽然我知道,写总比不写好,但是我还是希望自己是有高质量的思考才来进行书写的。
扪心自问,现在更多是为了完成weekly task 来写,来凑够字数。
如果,把写作当成task来做这件事情,我想可能初心就变了。
所以,我对自己提要求:
1、一周三篇文章,但是我希望是经过深入思考过的
2、字数能在500字以上
3、或许我可以在一个领域里面进行写作,比如:作为幼少儿英语老师,可以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