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围棋初学者应先从合乎棋理的本手开始,只有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方能臻至妙手之境。而如果急功近利,热衷于追求妙手,棋力不但不能提高,还可能跌入俗手的低谷。可见,围棋之道在于“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
由此推之,人生事业、文艺科技、社会建设又何尝不是这样。“创造”诚可贵,“基础”价更高。“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这些话说的不都是这个道理吗。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在文学创作上要重基础。
且不说废寝忘食、乐以忘忧、韦编三绝的孔老夫子,也不说缊袍敝衣、遍观群书、执经叩问的宋濂,更不说受益于《聊斋志异》天马行空的想象才得以创作出一系列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的莫言,单来说说小丫鬟香菱的学诗故事。香菱偶进大观园,有羡于姑娘们的斯文风雅,便苦志学诗。黛玉教她先揣摩王维的一百首五律,再各读百首杜甫的七律和李白的七绝等诗人的作品,她一边读诗,一边尝试创作,经历了两次创作的失败,最终以“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一首获得众人的交口赞誉。香菱向使没有几百首诗歌做底子,而是一开始就写,就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何来“新巧有意趣”(黛玉语)的妙手呢?
不仅文艺重基础,科学技术的进步更离不开基础。以“基础”为本,循序渐进,对“本手”理解深刻,方能独享“灯火阑珊处”的美妙。
袁隆平先生被誉为“中国稻田里走出来的一位世界级的农业科学家”和“泥腿子科学家”,这些赞语揭示了他的两个身份——杰出的科学家和地道的湖南农民,事实正是如此,袁先生为了发现“天然杂交水稻”杂种第一代,埋头田间地头,深入实验室,进行繁育实践和理论研究,经过几十年的躬耕力行,解决了“未来谁来养活中国”的疑问和引领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同理,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也是“本手”的受益人,她的团队从1969年到2015年近四十年间,收集万千个民间方药,查阅了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继承中医药学的精髓,成功地从青蒿中发现并提取了抗疟疾药物青蒿素。两位科学家都把“本手”的功夫做到了极致,一以“土地水稻”为“本手”,一以“中医药宝库”为“本手”,创造了护佑全人类的回春妙手。正是因为他们深扎于我国传统农学与医学,拥有循序渐进的厚积,才为我国赢得了世界声誉。
活水不来,焉得天光云影共徘徊?捐弃细流,河海怎能就其深?不苦练“本手”基本功,哪能臻入妙手之高境?
国家建设即是如此。没有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团结,就没有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全面提升,就没有乡村振兴的全面启动,就没有抗击新冠疫情的全面胜利,就没有神舟十四号的再度飞天。
反之,舍本逐末,遗患无穷。
揆诸当下,时代的快速发展诱使不少人产生了焦虑心理,缺乏久久为功的毅力,而为急功近利的成功学所迷惑。邯郸学步的可笑,东施效颦的可悲,不断上演。君不见网红们为了获取流量,哗众取宠,而不是精进演技,最终被流量反噬。君不见某些人为了成为作家,花钱买奖,而不是加强输入,最终遭人唾弃。没有本手的铢积寸累,妄想成为妙手,最终只能变回俗手。
吾辈青年应从“本手”视角看待问题,要脚踏实地,扎实本手的功夫,寻求创造的妙手,大胆创新,不落窠臼,转换思维,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有价值,积极为祖国的发展做贡献。
国家发展策略也应从“本手”视角入手。由于疫情原因,世界经济形势堪忧,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着重点是实体经济的发展(本手),多措并举。这样,只有实体经济发展好了,才可能走上快速路(妙手),否则就有可能会出现重大问题,落入俗手。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围棋之道包含着做人做事的真理。有道是:循序渐进为真谛,夯实基础谱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