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闲暇,我便读了《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
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镇西老师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而这种爱源与他的心,正是这种爱成就了他的辉煌。任何成功的背后都需要艰辛的付出,从他的人生经历中我发现他身上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优良品质:坚韧、好学、勤奋……正是这些优良品质形成了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在崇敬他的同时我也对自己的教育情怀、教育方法、教育理想进行了重新认识。
作为教师,我也热爱我的工作,关爱每一位学生,从来不曾放弃过每一位孩子。也曾想过该怎样帮助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想过该如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想过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想过该如何让学生喜欢自己……但我却从未曾真正去想过:学生到底为什么来上学?当我读到教育就是要“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时,我震撼了!
“这个世界如同一个茂密的大森林:有高大的乔木,也有茂盛的灌木,有参天的巨树,也有缠绕的藤萝,有鲜艳的花朵,也有青翠的小草……但都在阳光下展现自己的勃勃生机。”让自己的学生幸福地度过一生——这是一种多么广阔的胸怀,多么博大的爱啊!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这些已深深融入到李老师的血液当中,成了李老师的教育追求。所以他不仅仅于学生在校期间尽职尽责,即使在学生离开学校后仍牵挂着他们——所以他会为高考落榜的学生写信。
读李镇西的手记,名师的思想深深影响着我:首先是认清自己的教育活动的目标,教育的目的不是一张张的成绩单,不是一堆分数,不是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更不是一个个名列前茅的名次。而是在于塑造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帮助他们成为有用的人才,是能够在未来社会中站稳脚跟,开创事业的人才。这样的人才,不仅要在学校里通过读书获得一定的扎实知识,更需要终身有读书的兴趣,求知的欲望,并且有能力自己学习,有能力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有能力吸取这些知识。这样的人才还要能够正确地处理社会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经历顺利和艰难、成功和挫折的考验。他们需要有知识,更需要有理想,有坚强的意志,有优良的品质。这一切都是需要在学校中奠定基础的,李镇西老师认为,这正是自己的职责。
其次,使我强烈感受到李镇西老师对学生的一腔爱心。这是所有成功教师的共同经验:爱孩子才能培育孩子的爱心;爱孩子才能无微不至地关心、注视他们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才能为他们的每一点微小进步而衷心喜悦,才能感知他们的苦恼和困惑,并且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费尽自己的心血;爱孩子,才能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坚持不懈地写下那么多手记、札记,为进一步探索教育的规律积累那么多原始的宝贵的资料。
对待学生的平等态度,可能是他的这本手记中最有特色的部分。他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为他知学生们的心,他就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在他和学生之间,我看不见有什么“代沟”。他说:“有的人用“孩子王”的说法来贬低教师。其实,要做孩子们认可的“王”,真是谈何容易!”
放下书本李老师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故事犹如春风拂面,为我的工作指明了航向。我会不断地提醒自己,用爱心温暖童心,把爱洒向臂膀下每一个幼小的生命。用宽容面对每一个学生,放下成绩、放下荣誉,静静等待每一朵花的美丽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