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有人对我说过。为什么喜欢写东西?当时我这么说“对我而言,写作是对心灵沟通的一种方式。比起其他对我来说好的多。”
从我开始写做时我就写过许多,在不同的平台都有发布。虽然许多人也许没有看过,虽然都在后来被我删除了。但我依旧很喜欢写作。
我记得有些人读过我的作品后对我说“你一个女孩子家家的。去写那些阴暗的,负面的东西干什么,你应该去记录那些美好的。”是啊,文学作品中也许并不是所有的书籍。都是美好的。
对于许多人而言,月亮是皎洁明亮的。可有一些学识的人都知道,月亮算是地球的卫星。他为地球承受了很多陨石的撞击。所以表面早已伤痕累累。
我希望读者至少是我的读者。不要只看到那皎洁的月亮,却忽略了他伤痕累累的表面。
我承认美好的故事应该得到记录。可那些背后丑恶的故事也应该被记录下来。就像这个国家鼓励人们铭记战争,勿忘国耻一样。有些东西丑恶的东西总是要被记录下来,警醒人们,让人变得更好。
对于恶的描写并不是为了哗众取宠。他们是为了让我们记住,从而让我们变得更好。人性有善良的一面,可永远也有黑暗的一面。
从开始写作时我就想只为了我的内心而写作,不为其他,不管是否有人理解。我都只想遵从本心。
我不想批判些什么。我只是想通过我的写作让所有人看得见。我也不会强求改变些什么。因为我知道一些东西已经固化了,想要改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我的心理导师这么说“我们不能强求一个人改变什么。因为这一切已经固化,但我们可以让他们看到。”
有些作者为了写作而写作,或许他们的作品成为了畅销,可在我眼中却不能算是好的作品。
曾经我看过唐家三少的《斗罗大陆》。对我来说第一篇写得非常好。唐三与小舞的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恋,被刻画的淋漓尽致。
可往后的《绝世唐门》,《龙王传说》《终极斗罗》比起刚开始的《斗罗大陆》,我却觉得有些逊色。
在我心里,如果把第一部斗罗比喻成真正的作品,下来的几部包括它的衍生篇就开始显得有些没有营养。虽然其中的一些观点我很支持。可是这样的书却更像是商品。
我很喜欢余华的《活着》中自序里说的那些话。
一位真正的作者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
一些作者的笔下描写的是一个环境是固定的,死去的现实。他们看不到人是怎样走过来,也看不到怎样走过去。这样的作者写出来的是实在的作品和商品。而不是现实的作品。
前面说过,我一直以中性的态度看待现实,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内心逐渐平息。我也知道,真正的作家所寻找的是真理,是一种排斥道德判断的真理。
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们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不是说高尚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实理解后的超然,对善和恶的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而这些年在我写下的所有作品中,有时我不知道该如何解释一部作品,有时这些艰巨的任务交给作者去完成很困难,可希望自己也能写下高尚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