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奇葩说》看到这样一个辩题:给并非走投无路的人捐款蠢不蠢?这是一个在真实生活中确实会碰到的道德题。辩手们一番唇枪舌剑,你来我往,倒是让我有了很多新的认知。

《战狼2》票房刷新纪录,九寨沟发生地震,听了老公说起,我才知道,网上的好事者竟然能将这两件事情联系起来,硬是给吴京来了一出逼捐戏码。

《奇葩说》拿出这样一个辩题,一定是真实生活的映射,也是希望给青年人一些正确价值的引导。逼捐就是活生生的道德绑架,而类似的事情其实存在于方方面面。

今天,我并不想评论具体的事件,就想谈谈善心和善行。也就是我们的起心动念,我们的行为习惯。

大多数的人在遇见马路乞讨者的时候,即使并未留下人民币,内心也会有那么刹那的难过的,那么我说大多数人都是怀有善意的,善意没有付诸善行,只是因为不够了解事情的真相。当有一个确切的事件摆在面前,他们一定是毫不犹豫的选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份力量是善意也是善行,如何能用一种评判标准去衡量它的价值?力量大了就好,力量小了就坏?然世间往往就有这么一部分人喜欢站在所谓的道德高地批评和指责别人的心意,真是可恨又可悲。

心中怀有善意,身体力行的去行动,无论事大事小,对的起良知,我们不喜别人以旁观者姿态冷冷的甩过来两句不中听的话,也莫要不知不觉中自己去做了别人的旁观者。

任何时候,善的心都不应该被用来评头论足,但善的方法,确是应该不断去精进的。我们说越善良的人应该越聪明,这句话反过来也是成立的,那就是越聪明的人应该越善良。

用对方法,善可以更有效率,可以被最大化,也可以阻止和避免悲剧的产生。写到这里,我突然就想起了杭州纵火案,想到了那场火灾中逝去的小生命,让人唏嘘不已。雇主本心的善,方法不对,一味纵容竟是滋生出了别人恶的痴念,一把大火,毁了的何止是一个家啊。

当施以善意,被他人理解为应该的,那往往结果就会往反方向发展。

可能有人会说,不如生活中就做个不起同情,不念过往,自私自利一点的人吧,反而少了惹祸上身的麻烦。可是,亲爱的,那不是善的错呀,无论何时,都不要怀疑善不会有好报,只是方法需要改进,让更聪明的方法指导善行,我们的心会安,而且也会有更好的结果。

做任何事,我们不就对内图个自己心安,对外求个事事如愿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日行一善”指导理念 “善”是代表阳,所以我们中国讲修养“为善最乐”,那不是理论,是一个实际的事。人真正做了善...
    善护念之合一阅读 5,889评论 0 3
  • ——消费型社会“道德底线”的理解和捍卫 “善”是人类存在的基本样态 “詹姆士·摩尔关于人类核心的善的清单中就包括生...
    觉梦2016阅读 4,760评论 0 2
  • 和茂县某位校长直接沟通后,“夏老师自杀”事件最终被证明是一个网络“乌龙”,群里所有教师、校长们都松了一口气,感觉非...
    微澜细语阅读 5,813评论 30 5
  • 对于即将进入大四生活,进入社会充满了焦虑,趁着这三周没有课,给自己放了个假——去福建背包旅行✈️ 我...
    甜酥TS阅读 1,813评论 0 0
  • 台风过后的第三天晚上,我们从老家办完婚礼回到了住处,两天两夜的停电,放在冰箱里的五斤澳洲进口牛肉果然是臭了,早...
    小瘦读书阅读 1,45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