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花了一周时间读了一本名为《30岁人生开挂7步法》的书,书的作者是一个学习、金钱、外貌都不占优势,白手起家在30岁出头不工作就能月入1亿韩元折合人民币50万的韩国人。相信很多人应该跟我一样,开始看到这个书名都是带着怀疑的态度去想这本书是不是虚的,开挂7步法是不是就是鸡汤?但整体看下来收获颇深。知道了过度的自我意识是如何导致人失败的;学习了如何打破固定思维;在做一些决策的时候如何防止基因的误指挥;包括应该怎么去锻炼自己的大脑,让大脑复利生长;在通往财富自由的道路上应该使用哪些工具等等。
第一步:摆脱自我意识
只有当你愿意承认自己的不足时,你才能成长。
回想起原来做短视频没有流量坚持没多久就放弃了,就把原因归咎于是做的人太多,竞争太大,而没有真正去想是不是自己做的内容还不够好;自己每次在学习时老是纠结东西太多学不完一次次的放弃;包括从别人口中听到市场行情不好,就不会再去自己亲自实践或者不问结果地挑战一下自己;如果不去反思自己的行为,承认自己的不足,往往会倾向于把问题归咎于外界或者环境,但是外界原因往往是自身难以控制和改变的,如果一味地责怪环境、责怪别人,就会陷入了恶性循环永远无法进步。
如果不摆脱你的自我意识,你就不可能有任何进步。
那过度的自我意识是如何影响人的,主要三个方面:
• 犯错的时候,大脑倾向于用各种理由使其合理化,喜欢找借口安慰自己;
• 自我意识固化,就会形成一种防御网,无法接受新的思想、人和机会;
• 碍于名誉或面子不愿意承认自身的不足,即使知道听取别人建议是对自身有利的;
根据上面三个方面总结一下就是过度的自我意识会影响我们接受新事物,故步自封,不愿承认不足,喜欢找借口。如何摆脱自我意识?
探索。对待一些事物注意观察自己的情绪变化,思考这些情绪从何而来。比如:现在AI这么火,你怎么去看待它,你会觉得门槛很高自己根本学不会于是不去了解它吗,还是会觉得它是个趋势,怎么去学习运用它来解决自己日常生活需要从而提高自己的效率。这些看待事物的情绪就是你需要探索和观察的。
认可。客观地审视心情变化的原因,并和自己现在的处境进行比较,该认可的就乖乖认可。事物有好有坏,应该吸取事物中最好的东西,舍弃事物中坏的,无用的东西,而不应该因为事物中那一小小的坏的部分而否定全部。
转型。通过认可来消除自卑感,以此作为改变的契机,制定行动计划。正确客观地看待别人的优点,从自身成长出发,学习别人的长处,改变自己的情绪与态度。
第二步:塑造身份认同
如果你先改变自己的身份,变化就会很容易随之而来。
如果你想拥有一种品质,那就表现得好像你已经拥有了它一样。
如果你有自己的目标,那就把自己带入到这个角色当中去。先改变自己的身份认同,这样你的关注点以及对事物的思考会随着这个身份认同而变化。比如你想成为一个篮球高手,那就首先把自己当做是一个篮球高手,到了球场你会思考一个篮球高手是怎么打球的,什么时候突破,什么时候传球,小打大怎么打等等,你的关注点以及思考都会跟之前不一样,相当于通过改变身份认同打破了你以往对一件事的固定思维。那么如何打破固定思维呢?阅读书籍。通过学习前人的经验来快速提升自己的认知。环境设计。之前看到一句话:“你自己买的书放在书架上很少去看,但是你租的书因为有时间限制所以你总会先看”;还有一些交押金坚持读满30天可退,不读就不退的那种付费读书群;所以有时候当你想做某件事的时候,可能创造一个自己没有选择余地的环境比相信自己更有效。群体潜意识。人一旦进入某个群体,就会误以为这个群体所追捧的东西是最有价值的。还以刚才你想成为一个篮球高手举例,只是这次不一样的是你报了一个篮球训练营,在你这个训练营里的组员每个人都在努力学习篮球技巧,谁谁命中率高,谁谁突破技巧好就是你们在一起讨论的对象,你处在这样的群体之中,自然而然也想成为大家佩服与学习的对象,你觉得打好篮球在这个群体里就是你觉得最有价值的事情,慢慢的你的潜意识、思维也会发生变化。
第三步:警惕基因误指挥
无知比有知识更容易引发自信。
人的大脑有三层结构。最内层是爬行动物脑,主要承担着基本的生命活动,当出现应急情况,会在没有理性干预的情况下立即做出反应。中间的一层是哺乳动物脑,主要负责情感、母爱、学习和记忆等。人是社会性生物,当被孤立时,这层大脑的警告灯就会开启。最外层就是人类脑,主要进行抽象复杂或者高层次的思考。它的反应比较慢,需要集中注意力才能正常工作。正因为大脑的结构,再加上大脑为了节省力气不愿消耗太多能量思考,就会导致当面临一些问题,大脑就会选择只要没什么大影响就行的处理方式去执行,这个时候基因的误指挥就会误导我们导致失败。比如我们想要去挑战自己的时候,懒惰的大脑就会说:“万一失败了,怎么办”这种消极的情绪使我们停滞不前。在今天,无所作为会直接导致“自由被剥夺”的结果。我们不能掌握一生,而是经常被金钱和时间束缚着生活。而且当人类的大脑对现在的生活感到满意时,它会倾向于遵守一些一直保持到现在的习惯。所以,不要陷入偏见;出现不良情绪时,检验情感触动;规避损失倾向就是我们战胜基因误指挥的思维方式。
第四步:不断训练大脑
读杰出的书籍,犹如和过去最杰出的人物促膝交谈。
读书所产生的贫富差距比经济上的贫富差距更可怕,因为它造成了生活的两极分化。
读书和写作是让大脑复利生长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读书和写作能够让我们的知识像蜘蛛网一样不断结网建立联系,不断巩固我们的知识体系。我们知道肌肉是通过锻炼可以变大,大脑也是一样通过刺激也可以提升脑容量。要提升脑容量就需要刺激它,那应该怎么去刺激?
刺激没有用过的大脑。优秀的人往往在各个领域也很优秀,这是因为他们的洞察力也就是大脑整合后发挥出的思维能力比普通人强。所以当你需要新的想法或遇到棘手的问题时,你要努力刺激各种大脑功能。可以学学营销、学学写作、学学编程,总之就是不给自己设限,从而刺激没有用过的大脑。走没走过的路。寻路不仅能刺激空间知觉,还能刺激抽象能力、想象力、记忆力、语言能力。充足的睡眠。因为人一天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在有限的时间效率最大化就需要我们通过充足的睡眠保证充沛的精力。冥想。放空自己,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
第五步:逆行者的工具箱
现代社会呈现出与近代时期截然不同的生活面貌。社会已经被设定为越是尝试“新鲜事物”的人,越能获得巨大的财富。
付出者理论。我们一般都说大佬的格局都很大,格局打开了,大家对你的感觉也就不一样,遇到一些机会也会愿意去给你分享和合作。付出者理论我的理解就是我们不要管别人怎么做,我们做好自己,也要懂得感激,与人交往要有诚意。舍得,有舍才有得。
概率博弈。有些事情我们没有百分百的把握,但是只要我们知道大概的概率,只押概率也行,对于一个持久战,只要不断押中大概率,成功只是时间的问题。就像打牌一样,你不知道对方手里有哪些牌,但只要你知道他手里有哪些大牌,那么你对整个局势也会有更大的把握。
提坦工具。提坦工具就是你的能力工具。当你的能力工具达到5个以上,你的能力就会被放大无数倍。比如你在A技能里能力属于前40%,然后这时候你有另一个B技能在里面也是属于前40%。那么你想只在A技能达到前10%可能会很难,但是你把你的B技能整合进A技能里,B技能对你的A技能互补,这样你就可以在只会A技能的人中名列前茅。这就是提坦工具的力量。如果你是一个程序员除了本专业,你可以学习一下设计产品,可以学习一下营销,也可以学一下自媒体做一个复合型人才。
元认知。元认知就是客观地了解自己目前状况的能力。简单说就是认清自己能力的能力。我们只有了解自己,才知道自己有哪些不足,怎么去成长,如何成长等等。如何提高自己的元认知?读书和实践。读书是摄入知识,实践是总结验证转化知识。所以不能只读书不实践,只读书知识总归是别人的,时间长了就会忘记,只有实践验证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才能形成长久记忆。
第六步:获得财富自由的具体方法
赚钱的根本原理是让对方舒服或者让对方幸福。
财富自由的战略是创业或投资。
其实看完这章之后感觉根本没有什么具体的财富自由方法,因为每个人情况不一样,但方法就是一个打造:睡后收入结构,突破时间与数量的限制。之前看过一本书叫《百万富翁快车道》这本书里面把赚钱的人分为3种,人行道。慢车道。快车道。人行道的人财富=工作收入,慢车道的人财富=工作收入+投资收益,快车道的人财富=净利润+资产价值。所以你看人行道和慢车道的人收入会受到时间和数量的限制,所以是有天花板的。因为人一天工作的时间是有限的,而且你一停止工作,收入就会停止。但是富人可以通过创办公司租赁别人的时间为他赚钱,能够突破时间跟数量的限制。
当然书中提到了一些我比较认可的通往财富自由的学习方法。身份认同的变化。首先还是要先改变自己的身份认同,对自己有信心。如果自己对达到自由没有信心,从开始也就失败了。20本法则。如果你想学习一个知识那就先看20本关于它的书籍。实践并多做总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是没有道理的。超越线上到线下学习。线下学习会产生群体效应,比如参加线下面对面培训或者研讨会,不仅在学习的路上有一帮同行者鼓励,而且同行者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思考也是对自己有利的。
第七步:逆行者的转轮
不要以愚人的完美而要以智者的错误作为你的标准。
其实这一章我总结了一下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看待失败。因为不知道成长的方法而失败,因为得不到资源而压抑,因为成长停滞自卑感不断积累等等。其实失败是很正常的事,因为难度不一样,肯定会面临失败,就像顶级的nba球员不管自己的技术有多好也会面临总决赛的失败。所以客观分析以后,把失败当做是一次自身升级的开始,你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才能离你的梦想更进一步!
以上就是这本书的整体的读后感包括自己的一些思考,最后以书中的一句话来勉励自己:“如果一个人只知道读自我启发书,是不会有什么发展的,你必须尝试着做你读过的和学到的东西,然后去经历一个试行并检验的过程。学到的东西与实践的东西要形成良性循环,如果不能有所反馈,一不小心就会停留在浮想联翩的状态”。